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太华观

太华观

[唐代]:李白

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

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

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

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太华观”译文及注释

陡峭的石阶层层叠叠通往华山之巅,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隐藏着人家。道童对着明月悠闲地吹着笛子,仙子乘着云彩远远地驾着车离去。奇形怪状的石头堆叠成山,宛如猛虎端坐其上,老藤缠绕在树上,好似蜿蜒的腾蛇。曾经听说这里有玉井金河的美景,相信一定能亲眼见到蓬莱仙境中那十丈高的奇花。

“太华观”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华山仙境的画卷。首联“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以陡峭的石阶和白云深处的人家为开篇,勾勒出了华山的雄伟与神秘。颔联“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通过道童吹笛和仙子驾车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华山的仙气与超凡脱俗。颈联“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则以奇特的石头和缠绕的老藤为笔触,展现了华山的自然奇观和生命力。尾联“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则以传说中的玉井金河和蓬莱仙境为结尾,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仙境的向往与期待。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华山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诗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将华山描绘成一个充满神秘与仙气的仙境,令人心生向往。

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华山仙境的赞美与向往之情。通过对华山自然景观和仙境氛围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美好境界的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向往美好的情感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

猜你喜欢

山茶花

唐代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登高丘而望远

唐代李白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长干行·其二

唐代李白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过湖

宋代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宋代石孝友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恋绣衾

宋代陆游

无方能驻脸上红。笑浮生、扰扰梦中。平地是、冲霄路,又何劳、千日用功。

飘然再过莲峰下,乱云深、吹下暮钟。访旧隐、依然在,但鹤巢、时有堕松。

夜入监中

宋代孔平仲

攲枕汗如洗,出门更已深。

长风万里至,河汉清人心。

芙蕖有佳气,杨柳摇疏阴。

秋声繁促织,月色动栖禽。

落魄衣忘带,逍遥发懒簪。

听从凉冷入,一快直千金。

惜奴娇·我已多情

宋代石孝友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阮郎归

宋代石孝友

烛花吹尽篆烟青。长波拍枕鸣。西风吹断雁鸿声。离人梦暗惊。

乡思动,旅愁生。谁知此夜情。乱山重叠拥孤城。空江月自明。

咏月

唐代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