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卢纶的诗 > 塞下曲

塞下曲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译文及注释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高飞,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趁着夜色悄悄地逃遁了。我方将士察觉到这一情况,心中涌起强烈的追击欲望。他们准备派遣轻装的骑兵,迅速出击,追赶逃敌。然而,此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迅速覆盖了大地,也落在了将士们的弓刀之上,一片银装素裹,更添了几分肃杀与壮美。

“塞下曲”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它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边塞雪夜追敌的壮丽图景,展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不惧艰难的精神风貌。

场景设置:首句“月黑雁飞高”以月黑风高、大雁高飞的景象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和环境(恶劣),又通过“雁飞高”暗示了单于的逃遁。雁群南飞,本为寻常之景,但在此诗中,却成了单于行动的间接线索,增加了诗歌的含蓄与韵味。

情感与行动:“单于夜遁逃”直接点明了单于的逃遁行为,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与决心。“欲将轻骑逐”,一个“欲”字,表现了将士们内心的急切与果敢,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决心追击敌人,保卫国家安宁。

环境描写与情感升华:“大雪满弓刀”是全诗的高潮与点睛之笔。大雪的突然降临,不仅增添了环境的恶劣与艰难,更通过“满弓刀”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将士们在极端条件下依然坚守岗位、英勇作战的壮丽形象。雪花与弓刀的结合,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将士们英勇精神的颂扬,使整首诗充满了豪迈与悲壮的色彩。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象征等手法,将边塞的荒凉、战场的紧张以及将士的英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敌人逃遁的愤怒与追击的决心,也有对将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与敬仰。

卢纶简介

唐代·卢纶的简介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 卢纶的诗(8篇)

猜你喜欢

赠阙下裴舍人

唐代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代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同题仙游观

唐代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赠别二首·其二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为有

唐代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