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夜行
[唐代]:张九龄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裡行。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
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
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漫漫长夜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身处自然之中,内心寻求宁静与超脱的心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
在这遥远的夜晚,我心爱的人儿啊,你究竟在何方?而我,却如同在清澈的潭水中,伴着月光缓缓前行。抬头望向那浩瀚无垠的天空,心中涌起的是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与牵挂。周围的世界一片寂静,仿佛没有任何外物能打扰到这份宁静,只有我在河流中央,心境淡泊而清澈。
想到归期遥遥,家乡的树林或许已换上了秋装,我独自坐在这里,忧愁之中,露珠也悄然生成。然而,在这宁静的夜晚,还有那汀洲上的白鹤,在夜半时分突然发出了一声清脆的鸣叫,打破了四周的沉寂,也似乎在提醒着我,即便身处异乡,也应有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意境深远:全诗以“遥夜”开篇,奠定了整首诗孤寂、悠远的基调。诗人通过“澄潭月里行”的想象,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与月光、潭水合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同时,“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宇宙自然相联结,使得思乡之情更加深沉而广阔。
情感真挚:诗中的“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然而,这种宁静之中又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愁,“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期的渴望。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和感染力。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情感。如“汀洲鹤”的意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的一种寄托。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长寿的象征,这里的“宵分乍一鸣”不仅打破了夜晚的沉寂,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语言优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美。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深刻。
唐代·张九龄的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 张九龄的诗(9篇)〕
宋代:
叶梦得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
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山上飛泉,漫流山下知何處。亂雲無數。留得幽人住。
深閉柴門,聽盡空檐雨。秋還暮。小窗低戶。惟有寒蛩語。
明代:
杨循吉
越国佳人天下奇,此花尤更美丰姿。
当时若使吴王见,肯醉芙蓉太液池。
越國佳人天下奇,此花尤更美豐姿。
當時若使吳王見,肯醉芙蓉太液池。
唐代:
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早寒青女至,零露結為霜。
入夜飛清景,淩晨積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複蒼蒼。
色冒沙灘白,威加木葉黃。
鮮輝襲纨扇,殺氣掩幹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傷。
唐代:
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台。
雲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裡來。
弦管變成山鳥哢,绮羅留作野花開。
金輿玉辇無行迹,風雨惟知長綠苔。
唐代:
杜牧
泠泠寒水带霜风,更在天桥夜景中。
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泠泠寒水帶霜風,更在天橋夜景中。
清禁漏閑煙樹寂,月輪移在上陽宮。
明代: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鸢。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将兒輩上青天。
唐代:
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客舍并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又渡桑幹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唐代: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今年遊寓獨遊秦,愁思看春不當春。
上林苑裡花徒發,細柳營前葉漫新。
公子南橋應盡興,将軍西第幾留賓。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唐代: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嶺水争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畏落沙蟲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雞。
不堪腸斷思鄉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唐代:
李贺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辭系肘後。
人生有窮拙,日暮聊飲酒。
隻今道已塞,何必須白首?
凄凄陳述聖,披褐鉏俎豆。
學為堯舜文,時人責衰偶。
柴門車轍凍,日下榆影瘦。
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太華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無寸尋,一上戛牛鬥。
公卿縱不憐,甯能鎖吾口?
李生師太華,大坐看白晝。
逢霜作樸樕,得氣為春柳。
禮節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風雪直齋壇,墨組貫銅绶。
臣妾氣态間,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時開,古劍庸一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