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江南有丹橘”译文及注释
江南地区生长着丹橘,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它们仍然保持着翠绿的枝叶,仿佛一片绿色的林海。这并非仅仅因为江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更是因为丹橘本身具有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这样美味的丹橘本应献给尊贵的客人,但无奈山重水阻,难以送达。人生的命运往往由际遇所决定,而其中的因果循环、祸福相依则难以捉摸。人们常常只谈论桃树和李树能够结果成林,却忽视了丹橘树同样能够为人遮阴、提供庇护。
“感遇·江南有丹橘”鉴赏
首联:“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这两句诗描绘了江南地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丹橘树依然保持着翠绿的色泽,犹如繁茂的森林一般。这里的“丹橘”指的是一种果实色泽鲜红、树叶四季常青的柑橘类植物,而“经冬犹绿林”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其不畏严寒、四季常青的特性。这种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颔联:“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这两句诗通过反问和自答的形式,强调了丹橘之所以能在寒冷中生长,并非仅仅因为江南地气温暖,而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这里的“岁寒心”既是对丹橘坚韧品格的赞美,也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格的志向。
颈联:“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这两句诗转而表达了对丹橘无法被献给嘉宾的遗憾。这里的“嘉客”可能暗指朝廷中的贤臣或君王,而“阻重深”则象征着政治上的重重阻碍和深远隔阂。诗人借丹橘之口,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得到重用的无奈和愤懑。
尾联:“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命运的不可预测和循环往复的无奈。诗人感叹人生的命运往往由际遇所决定,而其中的因果循环则难以捉摸。同时,他也以桃李为对比,指出虽然桃李常被人们赞誉和栽种,但丹橘同样具有成荫蔽日的价值,却因其遭遇而被忽视。这里既是对丹橘的同情,也是对自己遭遇的愤懑不平。
总结
这首诗以丹橘为喻,通过描绘其经冬不凋的坚韧品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志向。诗人借丹橘之口,抒发了对人才难以被重用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忠耿尽职、不畏艰难、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这首诗不仅具有深远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张九龄简介
唐代·张九龄的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张九龄的诗(9篇)〕猜你喜欢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