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女

蒋氏女

姓名:蒋氏女(或蒋兴祖女)

时代:宋代(北宋末期)

籍贯:宜兴(今江苏宜兴),也有说法称其为浙西人

父亲:蒋兴祖,曾任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令

志南

志南

志南的诗歌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绝句往往带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赘述,却能通过简单的描绘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志南的这首《绝句》不仅以其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人的喜爱,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被广泛引用和传颂,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志南作为南宋时期的诗僧,虽然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凭借一首出色的绝句诗在宋代诗坛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的诗歌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万俟咏

万俟咏

万俟咏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周文璞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韩驹

韩驹

韩驹的诗歌创作讲究韵律和字句的锤炼,追求来历典故,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且感情真挚深沉。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被后世誉为“密栗以幽,意味老淡”,并有人将他与唐朝的储光羲相提并论。他的代表作包括《陵阳集》四卷等。 在诗论方面,韩驹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主张“诗言志”,认为诗歌应该表达诗人的真实情感和志向。同时,他也强调诗歌创作中的“命意”和“首尾联属”的重要性,认为这些都是影响诗歌质量的关键因素。

赵匡胤

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年轻时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死后葬于郑州巩义宋陵之永昌陵。

方千里

方千里

方千里,字不详,信安(今河北霸州)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作品以和周邦彦词为主,有《和清真词》一卷传世,共九十三首词作。此外,《宋诗纪事》还存有其诗一首,显示出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曾几

曾几

曾几(jī)(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南宋诗人。

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