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高

公羊高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

先秦侠名

先秦侠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说“兴于《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8],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左传》亦多引诗为据。 [49]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为《五经》之一。

荀子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吕不韦

吕不韦

姓名: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

出生时间与地点:出生于公元前292年,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一说为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身份: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

老子

老子

姓名: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生卒年月: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0年(一说公元前471年)。

出生地:楚国或陈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厉乡(一作赖乡)曲仁里人(一说安徽省涡阳县人)。

别称: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称为太上老君,又为三清中的道德天尊。

易传

易传

《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和发挥,包括《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七个部分,旧时又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是儒家阐释《周易》的经典著作。《象传》分为《大象传》和《小象传》,是《易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易经》的卦象和爻象进行解释和发挥。 在《象传上·乾》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著名论断,这些论断体现了古人对天道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君子应如何效法天道的道德要求。这些思想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个人修养、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等各个领域。 因此,《象传上·乾》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韩非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宋玉

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孔子

孔子

姓名:孔丘(名丘,字仲尼)

生卒年月: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祖籍与出生地: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李斯

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和被赵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后被赵高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