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禹锡的诗 > 杂曲歌辞·浪淘沙

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杂曲歌辞·浪淘沙”译文及注释

东流万里的黄河九曲十八弯,大浪滔天,船只颠簸,我只身漂泊天涯海角。我仿佛坐着船儿上到那银河之上,一起到牛郎织女家。一路行来让人想到江南的故乡小岛,回唱三两声歌谣遥遥表达我的相思之意。

“杂曲歌辞·浪淘沙”鉴赏

这组诗句,虽各自独立成章,但整体上展现了一种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与人生哲理的寓含,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以下是对这组诗句的整体译文赏析及所表达感情的概括: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敬畏:诗句中多次描绘了黄河、洛水、汴水、濯锦江等河流的壮丽景象,如“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展现了黄河的浩渺与力量;“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则描绘了洛水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透露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人生哲理的寓含:在赞美自然的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句,通过淘沙取金的艰辛过程,比喻人生经历的磨难与考验,最终方能获得真正的价值与成就。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追求真理与美好。

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句中还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如“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一句,通过渡口淘沙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这种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如“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一句,通过女郎剪锦匹配晚霞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感人,富有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组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人生感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等多重感情。这些感情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这组诗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的诗(36篇)

猜你喜欢

赠陈商

唐代李贺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清平乐·会昌

近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唐代王维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二首其一

宋代杨万里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赋得青草池塘处处蛙

清代常纪

雨润池塘草,情欣向晚蛙。

传声连四野,得意向谁家。

鼓吹何云似,蝇鸣更有加。

六朝风雅尽,三叹意无涯。


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采薇歌

明代胡奎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清代王国维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其四

宋代黄庭坚

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

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

千户非无相,五言空有声。

何时郭池晚,照影写闲情。


昼梦

唐代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