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现代诗人 > 张爱玲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著称。张爱玲的作品常被广大读者津津乐道,其人生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张爱玲的诗文(1篇)张爱玲的名句(1条)
早年经历

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廷重(张志沂)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黄逸梵(黄素琼)是新式女性。

1923年,张爱玲随父母迁居天津。1924年,开始接受私塾教育。1927年,在私塾读诗背经的同时,她开始写小说。

1928年,张爱玲随父亲回到上海,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阅读古典文学作品。

1930年,张爱玲进入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并改名为张爱玲。1931年,她写了第一部具有完整情节的小说。同年秋,进入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就读。

步入文坛

1932年,张爱玲首次在校刊上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此后,她不断在校刊和校外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

1939年,张爱玲考上伦敦大学,但因战事激烈无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未能毕业。

1943年,张爱玲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从此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此后,她陆续发表了《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和散文,成为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之一。 婚姻与创作 1944年,张爱玲与胡兰成因小说《封锁》相识并结婚,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这段经历对张爱玲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她饱受非议。

1947年,张爱玲应邀创作了电影剧本《太太万岁》和《不了情》。

1951年,张爱玲以“梁京”为笔名发表小说《十八春》。

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在美国期间,她还结识了美国剧作家赖雅,并与他结婚。两人共同生活到1967年赖雅逝世。

晚年生活与研究

1969年以后,张爱玲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

1972年,张爱玲移居洛杉矶,开始了幽居生活。

1973年,张爱玲的一些散文、小说由台湾重刊。此后,她陆续完成了《色,戒》《惘然记》《对照记》等作品的创作。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寓所中去世,享年74岁。她的骨灰被撒在太平洋中。

三、作品风格与影响

张爱玲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华丽而细腻,情感描绘深刻而真实。她善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张爱玲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被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所赞誉和探讨。

综上所述,张爱玲是一位极具才华和影响力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文学成就。

倾城之恋

现代张爱玲

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