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刘禹锡的名句 > 心如止水鉴常明

心如止水鉴常明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

尽抛今日贵人样,复振前朝名相家。

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

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

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

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心如止水鉴常明”译文及注释

这两首诗虽然分为两部分,但整体上呈现了一种从外在成就到内心修养,再到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的递进关系。下面是对这两首诗的译文及赏析,以及全诗所表达的感情的探讨。

第一部分

译文:

我站在竿头之上,两次都稳稳当当,回头举起衣袖,仿佛能拂动青霞。我抛弃了今日身为贵人的模样,决心重振前朝名相家族的荣耀。御史来了也不必再值宿,尚书之职依旧要按时参加朝会。我的威望和尊重无人能及,还时常回忆起洛阳那千树繁花的盛景。

赏析:

这部分诗以“竿头立定”象征着诗人在仕途或某个领域的高位稳固,同时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通过“尽抛今日贵人样,复振前朝名相家”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耀的追求和对个人身份超越的渴望。而“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则是对官场生活的描绘,透露出一种对日常政务的从容应对。最后,“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尊贵地位的自豪。 第二部分 译文:

我的心像静止的水一样清澈明亮,能够洞察人间万物的情感。雕鹗腾空而起展现其英俊之姿,而骅骝(骏马)即使被咬伤了脚也依然不惊不惧。时运到来时并未觉得权势是祸害,真正富贵之后才明白退隐才是真正的荣耀。只是担心世间缘分重重难以割舍,因此必须三次(或多次)为苍生尽力。

赏析:

这部分诗则更多地转向了诗人内心的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心如止水鉴常明”一句,以静水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接下来的“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则通过自然界中的景象来比喻人在面对挑战时的态度——即使遭遇困难也要保持镇定和自信。而“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则是对权势与退隐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最后,“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苍生的责任感,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要尽力为苍生谋福祉。

“心如止水鉴常明”鉴赏

这两首诗整体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权势、退隐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一方面,诗人对自己在仕途或某个领域的成就感到自豪和满足;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权势的虚无和退隐的荣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同时,诗人还表现出对人间万物的深刻洞察和对苍生的深切关怀,展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思辨性,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表达。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的诗(36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