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卢纶的诗 >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译文及注释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发生在冬夜、边塞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烈场面。

首句“月黑雁飞高”以“月黑”为背景,点明了时间是在夜晚,并以“雁飞高”暗示了天气的寒冷和雁群的迁徙。这样的环境描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调。

次句“单于夜遁逃”则直接点明了敌情,单于在夜晚趁黑逃遁,这不仅增加了紧张感,也暗示了战争的突然性和紧迫性。

第三句“欲将轻骑逐”表现了将军的果敢和决心。面对敌人的逃遁,将军毫不犹豫地决定率领轻骑兵去追赶,这既是对国家忠诚的体现,也是对胜利信念的坚守。

末句“大雪满弓刀”则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将军和士兵们在雪夜中追击敌人的壮烈场景。大雪纷飞,落在弓刀之上,既表现了天气的严寒,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艰难。然而,将军和士兵们却毫不畏惧,毅然前行,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的赞美。通过描绘一个发生在冬夜的追敌场景,诗人展现了将军和士兵们在面对敌人时的果敢和决心,以及他们在恶劣天气下的坚韧和毅力。这种精神不仅是对国家忠诚的体现,也是对胜利信念的坚守。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具有浓郁的边塞风情,又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卢纶简介

唐代·卢纶的简介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 卢纶的诗(8篇)

猜你喜欢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春闺 一作:深闺)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代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代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感遇·江南有丹橘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大德歌·冬

元代关汉卿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渔家傲

宋代石孝友

夜半潮声来枕上。击残梦破惊魂荡。见说钱塘雄气象。披衣望。碧波堆里排银浪。

月影徘徊天滉漾。金戈铁马森相向。洗尽尘根磨业障。增豪放。从公笔力诗词壮。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唐代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唐代刘长卿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

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一作: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昼夜乐·冬

元代赵显宏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飘飘地乱舞琼瑶,水面上流将去了。觑绝似落英无消耗,似那人水远山遥,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见他来到!

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难逃。难逃他粉悴烟憔,直恁般鱼沉雁杳!谁承望拆散了鸾凤交,空教人梦断魂劳。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儿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