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唐代]: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卧亦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长长的竹席早早地迎来了夜风,空旷的城中月光如水般淡雅。
秋天的星河里,一只孤雁翱翔,千家万户中传来捣衣的砧杵声。
看这节候应该是深秋了吧,我的愿望却仍然遥不可及。
向来喜欢吟诵优美的诗句,不知不觉中,乌鸦已经开始啼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夜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以长簟和空城为背景,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氛围。长簟早早地迎来了夜风,暗示着秋天的到来;空城中的月光如水般淡雅,则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美感。
颔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夜景。星河中一只孤雁翱翔,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漂泊;千家万户中传来捣衣的砧杵声,则表现出人间的烟火气和生活的忙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呼应,形成了鲜明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深秋的夜景。
颈联“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表达了诗人对节候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节候已晚,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心期却仍然遥不可及,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对比和内心的矛盾,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尾联“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则以诗人的吟诵和乌鸦的啼鸣作为结尾,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向来喜欢吟诵优美的诗句,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追求;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乌鸦已经开始啼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描绘深秋的夜景和细腻的笔触,诗人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氛围,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呼应等手法,揭示了内心的矛盾和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唐代·韩翃的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 韩翃的诗(7篇)〕
明代:
夏完淳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
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
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
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登臨澤國半荊榛,戰伐年年鬼哭新。
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燈暮雨白綸巾。
何時壯志酬明主,幾日浮生哭故人。
萬裡飛騰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風塵。
唐代:
韩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後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南北朝:
谢朓
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
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
凉薰乘暮晰,秋华临夜空。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折荷葺寒袂,开镜盼衰容。
海暮腾清气,河关秘栖冲。
烟衡时未歇,芝兰去相从。
疲策倦人世,斂性就幽蓬。
停琴伫涼月,滅燭聽歸鴻。
涼薰乘暮晰,秋華臨夜空。
葉低知露密,崖斷識雲重。
折荷葺寒袂,開鏡盼衰容。
海暮騰清氣,河關秘栖沖。
煙衡時未歇,芝蘭去相從。
清代:
王国维
女贞花白草迷离,江南梅雨时。阴阴帘幙万家垂。穿帘双燕飞。
朱阁外,碧窗西。行人一舸归。清溪转处柳阴低。当窗人画眉。
女貞花白草迷離,江南梅雨時。陰陰簾幙萬家垂。穿簾雙燕飛。
朱閣外,碧窗西。行人一舸歸。清溪轉處柳陰低。當窗人畫眉。
唐代:
李白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峰頂寺,舉手扪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明代:
李攀龙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秋風清,秋月明。葉葉梧桐檻外聲。難教歸夢成。
砌蛩鳴,樹鳥驚。塞雁行行天際橫。偏傷旅客情。
元代:
高克恭
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
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顔改。
我問滄海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閑。
不是閑人閑不得,能閑必非等閑人。
唐代:
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歎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飙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籁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清代:
吴锡麒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春波軟蕩紅樓水,多時不放莺兒起。一樣夕陽天,留寒待禁煙。
已是人消瘦,隻此情依舊。可奈别離何,明朝楊柳多。
元代: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複見,千崖暮如曉。
漁翁寒欲歸,不記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雲深一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