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夜遁逃”译文及注释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高飞,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趁着夜色悄悄地逃遁了。我方将士察觉到这一情况,心中涌起强烈的追击欲望。他们准备派遣轻装的骑兵,迅速出击,追赶逃敌。然而,此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迅速覆盖了大地,也落在了将士们的弓刀之上,一片银装素裹,更添了几分肃杀与壮美。
“单于夜遁逃”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它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边塞雪夜追敌的壮丽图景,展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不惧艰难的精神风貌。 场景设置:首句“月黑雁飞高”以月黑风高、大雁高飞的景象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和环境(恶劣),又通过“雁飞高”暗示了单于的逃遁。雁群南飞,本为寻常之景,但在此诗中,却成了单于行动的间接线索,增加了诗歌的含蓄与韵味。 情感与行动:“单于夜遁逃”直接点明了单于的逃遁行为,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与决心。“欲将轻骑逐”,一个“欲”字,表现了将士们内心的急切与果敢,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决心追击敌人,保卫国家安宁。 环境描写与情感升华:“大雪满弓刀”是全诗的高潮与点睛之笔。大雪的突然降临,不仅增添了环境的恶劣与艰难,更通过“满弓刀”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将士们在极端条件下依然坚守岗位、英勇作战的壮丽形象。雪花与弓刀的结合,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将士们英勇精神的颂扬,使整首诗充满了豪迈与悲壮的色彩。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象征等手法,将边塞的荒凉、战场的紧张以及将士的英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敌人逃遁的愤怒与追击的决心,也有对将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与敬仰。卢纶简介
唐代·卢纶的简介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 卢纶的诗(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