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还成千万缕”译文及注释
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离别之愁与相思之苦,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以下是该词的译文:
在绿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边,青春年少的人轻易地就离我而去。高楼之上,五更的钟声惊醒了我的残梦,而花丛之下,三月的细雨绵绵,更添离愁别绪。
无情的人不会像多情的人那样感到痛苦,但即便是那小小的一寸情感,也能化作千丝万缕,缠绕心头。天涯地角虽远,终有穷尽之时,然而这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永无休止。
“一寸还成千万缕”鉴赏
景物与情感的交融:词人以“绿杨芳草长亭路”开篇,勾勒出一幅典型的送别场景,绿杨与芳草象征着生机与离别的不舍,长亭则是古代送别的标志性建筑,三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随后,“年少抛人容易去”一句,直接点出离别的主题,年少轻狂的恋人轻易地选择了离开,留下无尽的伤痛。 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词中“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两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进一步加深了离愁别绪的表达。五更的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也惊醒了词人的残梦,暗示着离别已成事实,无法挽回。而花下的三月细雨,不仅增添了环境的凄清,也象征着离人心中连绵不断的愁绪。 对比与夸张:“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两句,运用了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将无情与多情进行对比,强调了多情之苦。同时,“一寸还成千万缕”一句,以极小的单位“一寸”来夸张地形容情感的细腻与丰富,表达了词人心中深深的相思与痛苦。 情感的升华:“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作为结尾,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天涯地角虽然遥远,但终有尽头,而相思之情却是无穷无尽的,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词人对离人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人类情感中最为真挚与恒久的一面。晏殊简介
宋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晏殊的诗(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