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燕归来”译文及注释
唱一曲新词,饮一杯美酒,天气和去年一样,登临的也是去年的亭台。只是西下的夕阳,何时回过头?
我无力挽留春天,任凭花儿凋残。似乎相识的燕子,又飞回我的小园。我孤孤单单,在铺满落花的小径上,久久地徘徊、怅叹。
“似曾相识燕归来”鉴赏
一、这首词描绘了作者的诗酒生活,刻画了暮春的傍晚景色,抒发了他对光阴流转、人事变迁的烦闷之情。作品构思精巧,毫不粉饰,在时间和景物的对比中,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这首词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名句着称于世。这两句的好处: 1.造语工巧。它们基本上以虚词构成,却又内容充实;对仗十分工整,却又不见雕琢痕迹。 2.具有哲理性。“花落”的衰亡、薄情与“燕归”的新生、深情,两两相对,信笔写来,语浅而又意深,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选自《全宋词》。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名。沙,一作纱。此词写暮春傍晚,酒后独步园中的心境。上片写怀旧,下片写惜春,词中无一字哀怨,而惆怅之情,则隐寓其中。晏殊简介
宋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晏殊的诗(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