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小径红稀”译文及注释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庭院景致,寓情于景,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淡淡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译文及赏析:
小径上红花已渐渐稀少,而郊外芳草萋萋,一片碧绿。高高的台榭上,树木葱郁,树荫浓密,清晰可见。春风似乎不懂得约束柳絮,任由它们漫天飞舞,迷迷蒙蒙地扑打着行人的面庞。翠绿的叶子中藏着黄莺的啼鸣,红色的帘幕隔绝了燕子的穿梭,而室内,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香烟,静静地随着游丝般的轻烟旋转飘散。酒醒之后,一场愁绪如梦初醒,此时夕阳已斜照进深深的庭院之中。
“踏莎行·小径红稀”鉴赏
此词上片主要写景,通过“小径红稀,芳郊绿遍”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由盛转衰的自然景象,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接着,“高台树色阴阴见”一句,以高台之上树木的浓荫,进一步渲染了春末夏初的时节特征,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铺垫了环境氛围。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风以情感,说它不懂得约束柳絮,任其纷飞,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寓含了词人对世事无常、难以掌控的感慨。
下片转而写室内景象,通过“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庭院内部的幽静与生机。然而,这幽静之中又透露出一种孤寂与隔阂,正如“炉香静逐游丝转”,香烟与游丝的无声流转,象征着词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思绪与愁绪。
最后,“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两句,将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酒醒之后,词人发现自己仍置身于深深的庭院之中,而夕阳的余晖已洒满院落,这既是对现实情境的描绘,也是对词人内心世界的映照。一场愁梦,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酒醒时分,面对斜阳,更添几分无奈与惆怅。整首词以景结情,余味无穷,让人回味无穷。
晏殊简介
宋代·晏殊的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晏殊的诗(22篇)〕猜你喜欢
瑞龙吟·大石春景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绮罗香·咏春雨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宴清都·初春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