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译文及注释

(前八句) 明亮的圆月如同飞在天上的明镜,勾起了我归家的深切心绪,仿佛连大刀都因思乡之情而折断。我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远离家乡,想要攀折桂枝却只能仰望那高高的天空。水路上月光皎洁,疑似铺满了霜雪,林间栖息的鸟儿也清晰可见它们的羽毛。此时我仰望那明亮的白兔(代指月亮),几乎想要数清它身上的每一根秋毫。

(后八句) 月亮逐渐西沉,经过巫山峡时仍挂在白帝城上空。它的光芒让江面变得深沉而昏暗,而倾斜的月轮却照亮了半座城楼。军营中的刁斗声此起彼伏,催促着黎明的到来,而月亮(蟾蜍为其别称)则静静地倾泻着它的光辉。战士们张弓搭箭,借着残月的微光准备战斗,这样的景象并不仅仅出现在汉朝的军营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鉴赏

这首诗以月亮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局动荡、战争不断的忧虑。

前八句,诗人以“满月飞明镜”开篇,既描绘了月亮的明亮与圆满,又暗含了诗人内心对家乡的渴望与向往。接着,“归心折大刀”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思乡之情具象化,表达了诗人内心因思乡而产生的强烈情感。随后的几句,诗人通过“转蓬”、“攀桂”等意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漂泊无依的处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

后八句,诗人则将视角转向月亮的西沉与军营的夜景。通过“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等句,描绘了月亮在移动过程中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换。接着,“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两句,则将笔触转向军营生活,通过刁斗声和月亮的倾泻,展现了军营中紧张而有序的氛围。最后,“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与反思,指出这样的战斗场景并非仅限于汉朝军营,而是广泛存在于各个时代和地区。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丰富,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又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欣赏;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无奈,又有对时局动荡、战争不断的忧虑与反思。通过月亮这一共同意象的贯穿与连接,使得整首诗在结构上更加紧凑而完整,同时也赋予了诗歌更加深远的意蕴与内涵。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缒银瓶

清代吕碧城

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蘸渌搴芳,梦堕楚天远。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

倦凝眄,可奈病叶惊霜,红兰泣骚畹?滞粉黏香,绣屧悄寻遍。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


将至桐城

清代王士祯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除夜

唐代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代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中秋月二首

唐代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闰中秋玩月

清代慧霖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香菱咏月·其一

清代曹雪芹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题齐安城楼

唐代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晚次乐乡县

唐代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