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姜夔的诗 > 疏影·苔枝缀玉

疏影·苔枝缀玉

[宋代]: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苔枝缀玉”译文及注释

青苔覆盖的枝头点缀着如玉般的花朵,有只小巧的翠鸟,与花儿共宿在这枝头。我在旅途中偶遇此景,黄昏时分,篱笆角落,那花儿静静地依偎在修长的竹枝旁,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我联想到远嫁胡地的昭君,她定是不习惯那遥远的沙漠风光,心中暗自怀念着江南水乡的温柔与细腻。或许,在月夜之下,她那佩戴的环佩叮咚作响,化作这幽独的花儿,静静地绽放。

我还记得深宫中的往事,那时她正沉睡,我如飞蛾扑火般靠近,想要守护她那份纯真与美好。但愿春风不要太过无情,只顾着自己的轻盈,而忘记为她安排一个温暖的归宿,像金屋藏娇般呵护她。然而,世事无常,最终还是让她如落花般随波逐流,只留下一曲哀伤的《玉龙》之音,让人无尽叹息。等到那时,想要再寻回那份幽香,恐怕只能在画中的小窗里,找到她淡淡的身影了。

“疏影·苔枝缀玉”鉴赏

这首词以花喻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佳人难留的深深感慨。上片通过描绘青苔枝头的花朵与翠鸟同宿的静谧画面,引出对远嫁胡地、心怀故土的昭君的联想,寄托了词人对远离故土、身不由己之人的同情与哀怜。同时,“化作此花幽独”一句,又赋予了花儿以人的情感,使其成为了孤独与坚贞的象征。

下片则转而回忆深宫旧事,通过“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与向往。然而,紧接着的“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等句,又透露出词人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与对命运不公的控诉。最后,“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一句,更是将词人的哀愁推向了极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惋惜与无奈。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词人以花喻人,以景传情,将个人的情感与广泛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使得整首词具有了更加深远的艺术魅力。

姜夔简介

宋代·姜夔的简介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 姜夔的诗(29篇)

猜你喜欢

梅花

五代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代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绮罗香·咏春雨

宋代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唐代王维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宴清都·初春

宋代卢祖皋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鉴影,无计重见。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


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二首其一

宋代杨万里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宋代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宋代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题梅花再送道目

明代周亮工

今岁岭南不肯雪,年前花事已交残。

怜公亲见寒梅落,又到黄河冷澹看。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唐代白居易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