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张炎的诗 > 清平乐·候蛩凄断

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代]: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清平乐·候蛩凄断”译文及注释

秋夜里的蟋蟀叫声凄切,西风萧瑟的岸边传来人的话语声。月亮落下去了,沙洲显得格外平静,江水如同一条白练,一眼望去,满是芦花,却不见大雁的踪迹。

这景色暗暗地使庾信(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某个多愁善感的文人)愁苦不已,他夜夜都被这种情感所困扰。只有那枝头的梧桐叶,不知道承载了多少秋天的声音!

“清平乐·候蛩凄断”鉴赏

这首词以秋夜的江畔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寂。

首句“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以蟋蟀的凄切叫声和人的话语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秋夜的寂静与凄凉。接着,“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月亮落下,沙洲平静,江水如练,芦花摇曳,但大雁却已南飞,不见踪影。这种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又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

下片“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两句,诗人借庾信(兰成)之口,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孤寂。他夜夜都被这种情感所困扰,无法释怀。最后,“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两句,以梧桐叶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声音的敏感与感悟。他不知道这枝头的梧桐叶承载了多少秋天的声音,但自己内心的愁苦却如同这秋声一般,无法言尽。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寂。诗人以秋夜的江畔为背景,通过蟋蟀的叫声、人的话语声、月亮的落下、沙洲的平静、江水的如练、芦花的摇曳以及大雁的南飞等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凄清而美丽的意境。同时,诗人又借庾信之口,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孤寂,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

张炎简介

宋代·张炎的简介

张炎张炎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作为宋末元初的词人,他的生活从早期的世家大族、承平贵公子的奢华清雅,到宋亡后的落魄王孙、飘零无定的生活,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起伏。 张炎的词作,深受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在《山中白云词》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也能体会到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 除了词作,张炎还是一位词论家。他的《词源》是古代重要的词学理论著作,对后世词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探讨了词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创作技巧等方面,为词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张炎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从繁华到落寞的巨大转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的词作和词论,不仅展现了他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他的故事和作品,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 张炎的诗(12篇)

猜你喜欢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宋代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代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兰陵王·丙子送春

宋代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代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宋代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代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代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迈陂塘

金朝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