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采芳人杳
[宋代]: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采芳人杳。頓覺遊情少。客裡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春天踏青采花的热闹景象杳然不见了,像往日那种游玩的兴致也顿时消减。作客时欣赏春光总是匆忙草率,因为要用诗词发泄哀愁!
去年我像燕子般飘荡在天涯,今年不知燕子会飞到谁家?三月时不要听赏夜雨,风雨只会打得花木凋零,而不是在催花开放,增添生意。
一、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占领临安之后,张炎的家园被抄没,亲人被掳杀,他成了逃亡在外的宋臣。多年以后,他的家祸在人们心中已经淡忘,他回到了临安。时值春天,他目睹境况萧条,自己也已无家可归,而成了旧日都城的过客,有如飘泊无依的燕子,于是万千感慨,聚于笔端,吟成此作。
二、这首词从“采芳人杳”入手,层层推进,把作者心中的忧愁苦闷一步步展现出来。前两句一个“杳”字,把春天人们踏青采花的热闹景象推向了远处,只留下一缕朦胧的回忆;一个“顿”字突出了眼前的凄凉冷落与采芳时大为不同。接着词人吐露了心存遗憾的原因:身在客中,只能以诗解愁,哪能好好领略春光。下片进一步写自己像燕子,飘泊无依。“去年燕子天涯”,“去年”即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〇)作者北上大都,次年即词中的“今年”作者南归。“谁家”体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惘感。最后一句,作者说,如今的风雨已不是初春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风雨了,而是彻底送花的暮春风雨,所以不忍听赏,一句双关,透露着家国身世之痛。
创作背景
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占领临安之后,张炎的家园被抄没,亲人被掳杀,他成了逃亡在外的宋臣。多年以后,他的家祸在人们心中已经淡忘,他回到了临安。时值春天,他目睹境况萧条,自己也已无家可归,而成了旧日都城的过客,有如飘泊无依的燕子,于是万千感慨,聚于笔端,吟成此作。
宋代·张炎的简介

张炎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作为宋末元初的词人,他的生活从早期的世家大族、承平贵公子的奢华清雅,到宋亡后的落魄王孙、飘零无定的生活,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起伏。
张炎的词作,深受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在《山中白云词》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也能体会到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慨。
除了词作,张炎还是一位词论家。他的《词源》是古代重要的词学理论著作,对后世词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探讨了词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创作技巧等方面,为词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张炎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从繁华到落寞的巨大转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的词作和词论,不仅展现了他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他的故事和作品,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
► 张炎的诗(12篇)〕
唐代:
张九龄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
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
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
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心累猶不盡,果為物外牽。
偶因耳目好,複假丹青妍。
嘗抱野間意,而迫區中緣。
塵事固已矣,秉意終不遷。
良工适我願,妙墨揮岩泉。
變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陳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靜無戶庭出,行已茲地偏。
萱草憂可樹,合歡忿益蠲。
所因本微物,況乃憑幽筌。
言象會自泯,意色聊自宣。
對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綿。
宋代:
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接葉巢莺,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凄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宋代:
石孝友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
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
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
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常記夢雲樓上住,殘燈影裡遲留。依稀綠慘更紅羞。
露痕雙臉淚,山樣兩眉愁。
數片輕帆天際去,雲濤煙浪悠悠。今宵獨宿古江頭。
水腥魚菜市,風碎荻花洲。
宋代:
石孝友
新荷小小。比目鱼儿翻翠藻。小小新荷。点破清光景趣多。青青半卷。一寸芳心浑未展。待得园时。罩定鸳鸯一对儿。
新荷小小。比目魚兒翻翠藻。小小新荷。點破清光景趣多。青青半卷。一寸芳心渾未展。待得園時。罩定鴛鴦一對兒。
宋代:
石孝友
台门瑞霭光阴动。人语鼓声沈汹汹。观风堂迥暗香飘,卷雨楼前寒翠拥。
锋车促入承天宠。丹诏衔来须彩凤。五丝宫线日边长,看补岩廊龙衮缝。
台門瑞霭光陰動。人語鼓聲沈洶洶。觀風堂迥暗香飄,卷雨樓前寒翠擁。
鋒車促入承天寵。丹诏銜來須彩鳳。五絲宮線日邊長,看補岩廊龍衮縫。
宋代:
石孝友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
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亂絮飄晴雪,殘花繡地衣。西園歌舞驟然稀。隻有多情蝴蝶、作團飛。
舊事深琴怨,新愁減帶圍。倚樓凝望更依依。怕見一天風雨、卷春歸。
唐代: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雨霁長空蕩滌清,遠山初出未知名。
夜來江上如鈎月,時有驚魚擲浪聲。
宋代:
张炎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望花外、小橋流水,門巷愔愔,玉箫聲絕。鶴去台空,佩環何處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頓别。露粉風香誰為主,都成消歇。
凄咽。曉窗分袂處,同把帶鴛親結。江空歲晚,便忘了、尊前曾說。恨西風不庇寒蟬,便掃盡、一林殘葉。謝楊柳多情,還有綠陰時節。
宋代:
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百尺闌幹橫海立,一生襟抱與山開。
岸邊天影随潮入,樓上春容帶雨來。
慷慨賦詩還自恨,徘徊舒嘯卻生哀。
滅胡猛士今安有,非複當年單父台。
宋代:
孙嵩
南山竹机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南山竹機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聽松風,中有太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