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译文及注释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此道:指金光门。
昔归顺:指至德二载(757年)投奔凤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归顺,指逃脱叛军归凤翔,投奔唐肃宗。
西郊胡正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当时安史叛军势大,朝廷岌岌可危;二是说西门外敌人多而往来频繁,逃出真是太难,更能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无限忠诚。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至今:直到现在。
残破胆: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战乱而受到的惊吓与恐惧。
应有未招魂:暗指那些因战乱而失去生命,却未能得到安息与招魂的亡灵。整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破坏的深深痛心,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近得:最近得以。
归京邑:指回到京畿地方,这里特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
移官:调动官职,指由左拾遗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
岂至尊:难道出自皇帝之意?至尊,最尊贵,最崇高,这里特指皇帝。诗人以“移官岂至尊”来表达对贬谪的不解和无奈,但又不失对皇帝的忠诚和尊重。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无才:诗人自谦之词,实际上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
日衰老:逐日衰老,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
驻马望千门:诗人告别长安时,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表达了对京城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形容其建筑宏伟,门户很多。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至德二载(757年),杜甫从长安西门中的金光门混出城,由小路逃往凤翔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次年(乾元元年,758年)因上疏营救好友房琯而得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恰好又从金光门出城。作者抚今追昔,悲慨万分,写下此诗。
诗歌情感
这首诗前四句回忆当年奔窜的惊险经历,辗转拜见圣上,可见拳拳爱国报君之志;后四句写被贬的感受,蒙冤遭贬,又兼伤己之老迈和别亲友之悲切,衬托出统治者的黑白不辨、冷酷无情,含蓄地表达了对其的不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朝廷的忠诚和无奈。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和对京城的深深眷恋。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猜你喜欢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