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唐代]: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译文及注释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此道:指金光门。

昔归顺:指至德二载(757年)投奔凤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归顺,指逃脱叛军归凤翔,投奔唐肃宗。

西郊胡正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当时安史叛军势大,朝廷岌岌可危;二是说西门外敌人多而往来频繁,逃出真是太难,更能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无限忠诚。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至今:直到现在。

残破胆: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战乱而受到的惊吓与恐惧。

应有未招魂:暗指那些因战乱而失去生命,却未能得到安息与招魂的亡灵。整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破坏的深深痛心,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近得:最近得以。

归京邑:指回到京畿地方,这里特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

移官:调动官职,指由左拾遗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

岂至尊:难道出自皇帝之意?至尊,最尊贵,最崇高,这里特指皇帝。诗人以“移官岂至尊”来表达对贬谪的不解和无奈,但又不失对皇帝的忠诚和尊重。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无才:诗人自谦之词,实际上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

日衰老:逐日衰老,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

驻马望千门:诗人告别长安时,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表达了对京城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形容其建筑宏伟,门户很多。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至德二载(757年),杜甫从长安西门中的金光门混出城,由小路逃往凤翔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次年(乾元元年,758年)因上疏营救好友房琯而得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恰好又从金光门出城。作者抚今追昔,悲慨万分,写下此诗。

诗歌情感

这首诗前四句回忆当年奔窜的惊险经历,辗转拜见圣上,可见拳拳爱国报君之志;后四句写被贬的感受,蒙冤遭贬,又兼伤己之老迈和别亲友之悲切,衬托出统治者的黑白不辨、冷酷无情,含蓄地表达了对其的不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朝廷的忠诚和无奈。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得施展的遗憾和对京城的深深眷恋。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

猜你喜欢

过香积寺

唐代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江南曲

唐代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唐代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石鱼湖上醉歌

唐代元结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唐代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新嫁娘词三首

唐代王建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集灵台·其一

唐代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