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秦观的诗 > 好事近·梦中作

好事近·梦中作

[宋代]: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好事近·梦中作”译文及注释

春天的路上,细雨绵绵为花儿增添了生机,花儿随风摇曳,仿佛整个山间的春色都在随之舞动。我漫步至小溪的深处,那里传来千百只黄鹂的清脆啼鸣,声音悦耳动听。抬头望向天空,云朵仿佛在我面前幻化成龙蛇的形状,它们在空中蜿蜒盘旋,与碧蓝的天空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我沉醉于这美景之中,不觉间已躺在古藤的阴凉下,醉意朦胧中,竟忘却了东南西北的方向。

“好事近·梦中作”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间的美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词中通过对“春路”、“雨添花”、“花动春色”、“小溪深处”、“黄鹂千百”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山间的生机勃勃与美丽动人。这些景物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画意的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在词的下半部分,词人通过“飞云当面化龙蛇”的奇特想象,将自然界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了云朵以生命和力量,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传神。同时,“夭矫转空碧”一句又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云朵的变幻莫测和天空的辽阔无垠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浪漫化处理,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多彩。

最后,“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一句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与忘我之境。在古藤的阴凉下,词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束缚,沉浸在一片宁静与和谐之中。这种境界的达到,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最高赞美,也是词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写照。它告诉我们,只有在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

秦观简介

宋代·秦观的简介

秦观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秦观的诗(22篇)

猜你喜欢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金朝元好问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宋代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听雨楼

元代张雨

雨中市井迷烟雾,楼底雨声无著处。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闲。

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唐代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曲二首

唐代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

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宋代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淮中晚泊犊头

宋代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五代李璟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魏晋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