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白居易的诗 > 暮江吟

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译文及注释

一道夕阳的残影铺洒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的颜色,一半又映照着夕阳的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像晶莹的珍珠一般闪闪发光,而弯月则像一张精美的弓挂在天空中。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和夜晚江面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和美感,使译文更加生动和形象。

“暮江吟”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江上的黄昏前后变幻不定的奇景。碧绿的江水,在残阳余晖的照射下,半边染得殷红。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间万变。在这可爱的九月初叁日的夜晚,新月初升,弯弯的像一张弓似的;露水初凝,圆润得像珍珠一样。

像艺术摄影一样,诗人捕捉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残阳斜照下的江面,「铺」字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从天陲低低照来,又顺着江面向前伸展的景致。那红色的余晖,「铺」在江面上,和江水塬来的碧绿,互相映衬,色彩斑斓夺目。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想到此时正是「九月初叁夜」,不禁脱口讚美它的可爱,表露了诗人率真的直观感受。诗人以弓比喻新月,以珍珠比喻露珠,传神的写出了月儿的形状和露珠的圆润晶莹。「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为全诗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氛围。

诗人巧妙地将前半首夕阳西下的绚丽与后半首新月初生的清幽,藉着一句「可怜九月初叁夜」自然地融合起来。他还用了巧妙的比喻来描写他心目中的大自然,清新可喜,读后给人美的感受。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的诗(87篇)

猜你喜欢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黄陵庙

唐代李远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谒金门三首·其三

清代郑文焯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闻君消息。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元代虞集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山鬼谣·问何年

宋代辛弃疾

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早发武连驿忆弟

清代曾国藩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浦中夜泊

唐代白居易

暗上江堤还独立,水风霜气夜棱棱。

回看深浦停舟处,芦荻花中一点灯。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

清代王国维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回中作

唐代温庭筠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元代顾德辉

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徐姬楚兰佐酒,以琵琶度曲。郯云台为之心醉。口占戏之。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

过眼韶华浑有几。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枉杀云台标内史,断肠只合江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