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白居易的诗 > 紫毫笔

紫毫笔

[唐代]:白居易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毫虽轻,功甚重,管勒工名充岁贡。

君兮臣兮勿轻用,勿轻用,将何如。

愿赐东西府御史,愿颁左右台起居。

搦管趋入黄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

起居郎,侍御史,尔知紫毫不易致。

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慎勿空将弹失仪,慎勿空将录制词。


“紫毫笔”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紫毫笔为题材,通过对其制作工艺的精细、材质的珍稀以及用途的庄重进行描绘,寓含了深刻的寓意和期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紫毫笔,它的笔尖锋利如同锥子,锐利胜过刀刃。在江南的石山上,有老兔啃食竹子、饮饮清泉,从而生长出珍贵的紫毫。宣城的人们精心采集这些紫毫,从千万根毛发中挑选出最优质的一根来制作毛笔。这紫毫虽然轻盈,但其功用却极为重大,笔管上刻着工匠的名字,作为岁贡之物进献给朝廷。

啊,君王与臣子们啊,请不要轻易使用这支笔,因为它非同寻常。我期望它能赐给东西两府的御史,颁发给左右台负责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起居舍人。当他们手持紫毫笔,步入金碧辉煌的宫殿,在白玉台阶上站立书写时,无论是臣子有奸邪之事需在大殿上奏报,还是君王有重要言论需要直书记录,都能依靠这支笔来完成。

起居郎、侍御史啊,你们要知道紫毫笔的来之不易。每年宣城进贡紫毫笔的时候,它的价格堪比黄金般昂贵。因此,在使用时务必谨慎,不要轻率地用它来弹指玩耍而失了礼仪,也不要随意用它来撰写无关紧要的文字。

“紫毫笔”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紫毫笔的精妙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物质层面的珍贵与制作工艺的精细,更在深层次上寄托了作者对于正直、公正与责任感的崇尚。紫毫笔作为书写工具,在这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权力、责任与正义。诗人希望这样的笔能落在真正懂得其价值、能够公正无私地履行职责的人手中,无论是记录君王的言行还是弹劾奸邪,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诗中“慎勿空将弹失仪,慎勿空将录制词”的告诫,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使用的审慎态度和对文字记录的尊重。他提醒那些手握重权、执掌笔墨的人,要珍惜自己的职责和手中的笔,不要轻率行事,更不要滥用权力,以免辜负了紫毫笔所承载的期望与重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紫毫笔的物质美,又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道德寓意,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的诗(87篇)

猜你喜欢

紫毫笔

唐代白居易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

毫虽轻,功甚重,管勒工名充岁贡。

君兮臣兮勿轻用,勿轻用,将何如。

愿赐东西府御史,愿颁左右台起居。

搦管趋入黄金阙,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动言直笔书。

起居郎,侍御史,尔知紫毫不易致。

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慎勿空将弹失仪,慎勿空将录制词。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宋代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七律·冬云

近现代毛泽东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