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石简介

睦石明代作家睦石,

全名朱睦㮮(1517~1586)

字灌甫,

号东陂居士,

学者称西亭先生,是镇平恭靖王朱有爌之玄孙,明太祖朱元璋之七世孙。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睦石自幼端正聪颖,曾拜见名臣李梦阳,李梦阳为之惊奇,称赞说:“此飞兔也,老夫且瞠乎绝尘矣!”长大后,他深入钻研经学,与河洛间的宿儒交游,二十岁时已通《五经》,尤其精通《易》、《春秋》。 藏书与学术:睦石认为明朝经学来源于宋儒,古人经解残缺散失,于是访求海内通儒,缮写藏弃,使得许多珍贵的经学著作得以流传。他还访购古书图籍,得江都葛氏(葛钦)、章丘李氏(李开先)藏书万卷,并在家宅西侧建书堂“万卷堂”,将书类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编有《万卷堂书目》,著录图书4310部,42750卷。

仕途与贡献:万历五年(1577),睦石因文行卓异被举为周王府宗正,领宗学。他亲自教导宗生,虽盛寒暑不辍。此外,他还著有《五经稽疑》六卷、《授经图传》四卷、《韵谱》五卷等学术著作,对经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睦石的诗文(4篇)睦石的名句(2条)
二、文学成就

睦石不仅在经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其文学创作也颇受赞誉。他的诗作《玉兰》便是一首描写玉兰花极传神的美诗,诗中“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生动描绘了玉兰花的美丽娇艳和清新淡雅。

三、后世评价

睦石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其著作丰富多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去世后,辅国中尉朱睦等宗人五百人上奏他的功德,诏赠辅国将军,并礼葬于他。

综上所述,明代作家睦石是一位在经学、文学等领域都有着卓越成就的学者和作家。他的生平和作品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海旅次

唐代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唐代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玉兰

明代睦石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过湖

宋代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