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译文及注释
大片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请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你们可知,一位将领功成名就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一将功成万骨枯”鉴赏
首联“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意思是,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被战云笼罩,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都不能实现。诗一开始便勾勒出一幅征伐不断、民不聊生的战乱画面。首句中的“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这一联的意思是,汉江流域都被画入了作战图,言外之意就是说战火已经从大江以北蔓延到了大江以南。由此,一个到处打仗的乱世就被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然而表达上却含蓄委婉。次句通过刻画乱世中百姓的普遍心理,反映他们流离失所,无以为生的情形。“樵”指打柴,“苏”则为割草。在和平的年代,这本是两种极为艰辛的生计,根本谈不上什么快乐。但是如今,它们却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生活。因为在眼下这样的乱世,能给以打柴割草平安地活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然而即便是这一卑微、渺小的要求,对于百姓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诗人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颔联“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意思是,请你不要再提封侯的事情了,一位将领功成名就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这一联直接抒发议论,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军阀混战、士卒牺牲、百姓遭殃的社会现实。诗人用“凭君”恳切地劝诫统治者,言辞愤激,令人深思。末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是掷地有声,它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将“一”与“万”、“荣”与“枯”进行对照,形象地揭示了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残酷现实。这一联是全诗的警策之句,它词约而义丰,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颈联“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意思是,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这一联通过传说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残酷和惨烈。诗人用“百神愁”来形容战乱的恐怖和悲惨,令人触目惊心。同时,通过“两岸强兵过未休”的叙述,揭示了战乱连绵不断、百姓深受其害的社会现实。 尾联“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意思是,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这一联以沧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用“长共血争流”来形容战乱给江水带来的污染和破坏,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的残酷和无情。同时,通过“谁道”的反问句式,诗人表达了对世人麻木不仁、无视百姓疾苦的愤慨和批判。 全诗感情深沉悲壮,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残酷现实和百姓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诗人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以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笔触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全诗语言凝练而意蕴深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曹松简介
唐代·曹松的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