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唐代]: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将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争流。
大片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请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你们可知,一位将领功成名就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首联“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意思是,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被战云笼罩,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都不能实现。诗一开始便勾勒出一幅征伐不断、民不聊生的战乱画面。首句中的“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这一联的意思是,汉江流域都被画入了作战图,言外之意就是说战火已经从大江以北蔓延到了大江以南。由此,一个到处打仗的乱世就被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然而表达上却含蓄委婉。次句通过刻画乱世中百姓的普遍心理,反映他们流离失所,无以为生的情形。“樵”指打柴,“苏”则为割草。在和平的年代,这本是两种极为艰辛的生计,根本谈不上什么快乐。但是如今,它们却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生活。因为在眼下这样的乱世,能给以打柴割草平安地活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然而即便是这一卑微、渺小的要求,对于百姓来说仍然是一种奢望。诗人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颔联“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意思是,请你不要再提封侯的事情了,一位将领功成名就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这一联直接抒发议论,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军阀混战、士卒牺牲、百姓遭殃的社会现实。诗人用“凭君”恳切地劝诫统治者,言辞愤激,令人深思。末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是掷地有声,它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将“一”与“万”、“荣”与“枯”进行对照,形象地揭示了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残酷现实。这一联是全诗的警策之句,它词约而义丰,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颈联“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意思是,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这一联通过传说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残酷和惨烈。诗人用“百神愁”来形容战乱的恐怖和悲惨,令人触目惊心。同时,通过“两岸强兵过未休”的叙述,揭示了战乱连绵不断、百姓深受其害的社会现实。
尾联“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意思是,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这一联以沧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用“长共血争流”来形容战乱给江水带来的污染和破坏,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的残酷和无情。同时,通过“谁道”的反问句式,诗人表达了对世人麻木不仁、无视百姓疾苦的愤慨和批判。
全诗感情深沉悲壮,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残酷现实和百姓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诗人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以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笔触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全诗语言凝练而意蕴深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唐代·曹松的简介

明代作家睦石,
全名朱睦㮮(1517~1586)
字灌甫,
号东陂居士,
学者称西亭先生,是镇平恭靖王朱有爌之玄孙,明太祖朱元璋之七世孙。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睦石自幼端正聪颖,曾拜见名臣李梦阳,李梦阳为之惊奇,称赞说:“此飞兔也,老夫且瞠乎绝尘矣!”长大后,他深入钻研经学,与河洛间的宿儒交游,二十岁时已通《五经》,尤其精通《易》、《春秋》。
藏书与学术:睦石认为明朝经学来源于宋儒,古人经解残缺散失,于是访求海内通儒,缮写藏弃,使得许多珍贵的经学著作得以流传。他还访购古书图籍,得江都葛氏(葛钦)、章丘李氏(李开先)藏书万卷,并在家宅西侧建书堂“万卷堂”,将书类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编有《万卷堂书目》,著录图书4310部,42750卷。
仕途与贡献:万历五年(1577),睦石因文行卓异被举为周王府宗正,领宗学。他亲自教导宗生,虽盛寒暑不辍。此外,他还著有《五经稽疑》六卷、《授经图传》四卷、《韵谱》五卷等学术著作,对经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
► 曹松的诗(4篇)〕
唐代:
吕温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綠原青壟漸成塵,汲井開園日日新。
四月帶花移芍藥,不知憂國是何人。
唐代: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裡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鬥,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鹳鶴号且翔。
況複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唐代:
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
唐代: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唐代:
杜荀鹤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白發星星筋力衰,種田猶自伴孫兒。
官苗若不平平納,任是豐年也受饑。
唐代:
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知遊獵誇輕趫。
胡馬秋肥宜白草,騎來蹑影何矜驕。
金鞭拂雪揮鳴鞘,半酣呼鷹出遠郊。
弓彎滿月不虛發,雙鸧迸落連飛髇。
海邊觀者皆辟易,猛氣英風振沙碛。
儒生不及遊俠人,白首下帷複何益!
宋代:
刘克庄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
饑鋤荒寺菜,貧着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
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銮歸。
唐代:
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杖策谒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轼下東藩。
郁纡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裡目,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複論。
魏晋:
陶渊明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别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裡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複何有?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行?非商複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裡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衆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将還舊居。
自從分别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
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
古時功名士,慷慨争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
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
榮華誠足貴,亦複可憐傷。
東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無此比,常有好容顔。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
青松夾路生,白雲宿檐端。
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
上弦驚别鶴,下弦操孤鸾。
願留就君住,從令至歲寒。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
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厭聞世上語,結友到臨淄。
稷下多談士,指彼決吾疑。
裝束既有日,已與家人辭。
行行停出門,還坐更自思。
不怨道裡長,但畏人我欺。
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嗤。
伊懷難具道,為君作此詩。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歎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
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
不見相知人,惟見古時丘。
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
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複何悔。
唐代: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