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葵花”译文及注释
今日见到花儿才凋落,明天就见到花儿开了。
花开的时候向着太阳,花落的时候向着苍苔。
(葵花)自然不同于一般的草木花卉,看它的时候能经过几日呢?
“叹葵花”鉴赏
描绘葵花生命周期: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这两句诗描绘出葵花盛衰更迭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主题。葵花的生命周期短暂,但它们的生命力却非常顽强,今天凋落,明天又能重新绽放。
“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节奏的把握。花朵在太阳光照下绽放,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而当它们凋零时,又悄然融入大地,化作苍苔的一部分,这是自然界中生与死交织的象征。
赞美葵花独特品质: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葵花独特生命节奏的赞叹。葵花不像其他普通草木那样平凡无奇,它的生命节奏独特而鲜明,让人在观赏时感受到时间流转的无常和珍贵。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葵花生长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循环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葵花的生命周期,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从而引发了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界永恒循环主题的深入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葵花独特生命品质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留恋。
综上所述,《叹葵花》这首诗以葵花为载体,通过描绘其生命周期和独特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界永恒循环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留恋。
戴叔伦简介
唐代·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的诗(6篇)〕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惜奴娇·我已多情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传言玉女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无题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