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戴叔伦的诗 > 叹葵花

叹葵花

[唐代]:戴叔伦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

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

“叹葵花”译文及注释

今日见到花儿才凋落,明天就见到花儿开了。

花开的时候向着太阳,花落的时候向着苍苔。

(葵花)自然不同于一般的草木花卉,看它的时候能经过几日呢?

“叹葵花”鉴赏

描绘葵花生命周期: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这两句诗描绘出葵花盛衰更迭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主题。葵花的生命周期短暂,但它们的生命力却非常顽强,今天凋落,明天又能重新绽放。

“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节奏的把握。花朵在太阳光照下绽放,展现出生机勃勃的一面;而当它们凋零时,又悄然融入大地,化作苍苔的一部分,这是自然界中生与死交织的象征。

赞美葵花独特品质: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葵花独特生命节奏的赞叹。葵花不像其他普通草木那样平凡无奇,它的生命节奏独特而鲜明,让人在观赏时感受到时间流转的无常和珍贵。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葵花生长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循环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葵花的生命周期,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从而引发了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界永恒循环主题的深入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葵花独特生命品质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留恋。

综上所述,《叹葵花》这首诗以葵花为载体,通过描绘其生命周期和独特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界永恒循环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留恋。

戴叔伦简介

唐代·戴叔伦的简介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的诗(6篇)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宋代石孝友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恋绣衾

宋代陆游

无方能驻脸上红。笑浮生、扰扰梦中。平地是、冲霄路,又何劳、千日用功。

飘然再过莲峰下,乱云深、吹下暮钟。访旧隐、依然在,但鹤巢、时有堕松。

夜入监中

宋代孔平仲

攲枕汗如洗,出门更已深。

长风万里至,河汉清人心。

芙蕖有佳气,杨柳摇疏阴。

秋声繁促织,月色动栖禽。

落魄衣忘带,逍遥发懒簪。

听从凉冷入,一快直千金。

惜奴娇·我已多情

宋代石孝友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阮郎归

宋代石孝友

烛花吹尽篆烟青。长波拍枕鸣。西风吹断雁鸿声。离人梦暗惊。

乡思动,旅愁生。谁知此夜情。乱山重叠拥孤城。空江月自明。

咏月

唐代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传言玉女

宋代石孝友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荻港雨行

明代管讷

昨朝楚岸喜秋晴,今日吴船雨里行。

人事天时何可测,青山白水总关情。

久知盟与沙鸥冷,那得身如野鹤轻。

怪底石尤风太恶,空劳百丈进脩程。

无题

唐代唐代侠名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穿井得一人

先秦吕不韦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