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译文及注释
远行啊远行,你不断地离此远去,我和你就这样硬生生地被迫分离。相隔已有万里那麽遥远,我们已经各在天涯的两边,
道路充满着阻碍又如此漫长,不知何时才有重聚的一天?北方来的马儿总是依恋着北风的方向,南方飞来的鸟儿都会朝向南方筑巢。(而你怎麽都不会想要回来呢?)
我们的距离一天远过一天,我身上的衣带也一天比一天宽鬆。浮云遮挡了明亮的太阳,而你又是被甚麽迷惑而忘了回乡。
思念你令人加速苍老,瞬间就已丧失了年华。唉!算了吧别再说了!还不如保重身体,尽力多吃一餐!
“行行重行行”鉴赏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五言诗的代表作。东汉以前流行的是四言诗,《诗经》绝大部份就是四言诗。梁‧锺嵘《诗品》把「古诗十九首」列为诗中上品,并讚美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本篇即为「古诗十九首」之首篇,可知其地位。
全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表现思妇对远行丈夫的相思之苦与眷恋之情。分为两个部份:前六句写离别,后十句写相思。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複踏的声调,迟迟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
中段插入比兴,表达出作者因久别所生之忧思:「胡马」,「越鸟」二句,由鸟兽能恋故土,兴起游子不当忘归之意;「浮云」、「白日」之喻,则暗示了游子远游他乡可能受到的诱惑,表现出作者对爱情因久别而可能动摇的担忧。「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二句,将两人间的距离与相思之情做相对比重,不言己之消瘦,却言衣带日益宽鬆。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二句,客观的时间作用已因主观的情感作用而变化了;尤其在「已晚」上加一「忽」字,凸显岁月的瞬间流逝,道出了思妇的心境,因丈夫不在身边而觉芳华虚度的失落感受。结尾转趋积极正面,「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然而「加餐饭」又何需「努力」呢?此正见相思之深而致食不下咽也。全诗语言质朴,情意深重;虽然没有强烈的字眼,也不直言其忧伤,却更具感染力量。
作者/出处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始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文选》,十九首诗未题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多视为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的创作。内容大多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仕途失意的感慨悲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盪不安;其中也有人生无常的体悟,和宣扬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诗歌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十九首」中得到广泛运用。清‧沉德潜曰:「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闢之思,或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是为国风之遗。」
「古诗十九首」情意真切,书写婉转,语言质朴自然,代表了当时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也影响了之后建安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具有启示性。因此,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锺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抒写家中思妇对远行丈夫思念眷恋的複杂感情。「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已不可考,后人从诗中表现的感情、所反映的生活和写作的技巧,总结认为这些诗歌应是东汉末年(约140──190年)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与乐府民歌有别,应出自文人手笔。「古诗十九首」原无诗题,后世习惯上以诗的首句作为标题。
古诗十九首简介
两汉·古诗十九首的简介

猜你喜欢
传言玉女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无题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蓦山溪
醉魂初醒。强起寻芳径。一似楚云归,诮没个、鳞书羽信。疏狂踪迹,虚度可怜春,阴还闷。晴还困。赢得无端病。
菱花宝镜。拆破双鸾影。别袖忍频看,生怕见、啼红醉粉。而今憔悴,瘦立对东风,红成阵,绿成阴,况是春将尽。
赠赵伯鱼
昔君叩门如啄木,深衣青纯帽方屋。
谓是诸生延入门,坐定徐言出公族。
尔曹气味那有此,要是胸中期不俗。
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