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文天祥的诗 > 正气歌

正气歌

[宋代]: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正气歌”译文及注释

我被囚系在北政府,住在一个土筑的房子里面。房子宽八尺,深大约三十二尺。单片门又低又小,窗户又短又窄,地位低下而黑暗。当这夏天,各种气味,全都齐备。下雨天,屋外的水向屋内集中,床板桌椅全给浮起;这便是水气。半个早上,满屋烂泥;蒸发的水泡和泥浆打搅;这便是土气。

一会儿晴,一会儿热,四面塞住不通风;这便是日气。在屋檐底下烧柴煮饭,更助长炎威的暴虐;这便是火气。仓里腐烂粮食的寄存,陈旧而又陈旧,霉味逼人;这便是米气。肩膊碰肩膊乱糟糟,腥臊污垢;这便是人气。或是茅厕的屎尿,或是暴露的残尸,或是腐烂的死鼠,恶劣气味渗杂并出,这便是秽气。综合这些气味,受着的没有不生病的;而我却以孱弱的身体生活在这中间,到现在两年了。

这样看来,大概是有点修养才能到这地步的吧;但又怎知所修养的是甚么呢?孟子说:「我很能修养我的浩然之气。」眼前那些气共有七种,我的气只是一种,有了这一种去抵敌七种,我怕甚么来?何况所谓「浩然」,正是天地间的正气哩!因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间有一种正气,纷杂地给一切有形:在下的便是河流山岳,在上的便是太阳星星。在人的叫做「浩然」,充沛地塞满了上苍和幽冥。如果是恰碰上天下太平,蕴含的和气便发挥在清明的朝廷。穷途末路气节便出现,一个个都可以图上丹青:在齐国有太史的竹简,在晋国有董狐的直笔。在秦代有张良的铁椎,在汉朝有苏武的杖节。

有严颜的宁做「断头将军」,有嵇绍的身卫惠帝流鲜血。有张巡的咬牙切齿杀贼,有颜杲卿的骂贼被割舌。或者是避难辽东常戴草帽的管宁,清高的操守冷峻得像冰雪;或者是上出师表讨贼的诸葛亮,挟着鬼神都为之感泣的壮烈;或是中流击楫的祖逖,意气慷慨直欲吞胡羯;或者是夺象笏打朱泚的段秀实,打到叛徒的头颅破裂。只消受过这种正气的洗礼,定然严肃刚烈的风范万古长存。

当它的光热精诚上贯日月,肉体的生死还有甚么值得讨论!地维就赖这才能建立,天柱就赖这才能崇尊。三纲实际上凭这才能维系,这才真正是道义的本根。

我现在无奈正遭着阳九厄运,实只能怪自己没有能力!戴着帽儿做囚徒,一站一站地被押送到极北。纵下油锅我也甘如啖饴糖,却无奈只是求之不得。这阴暗的房间,寂静得能瞧见鬼火,这春天的院落,深沉得白天也漆黑。蠢牛儿竟和骐骥共用一槽,鸡栖中偏教凤凰一道而食。有一天受了外感生了病,料只有倒死沟壑中枯瘠。但这样前后过了两年,一切毛病竟都自然退避。

可怜这一块潮湿的场所,便做了我的安乐之国。这其中难道有别的诀窍,才使那阴阳寒热不能相贼?只不过自问这一点正气依然健在,犹如抬头看那浮云依然那样洁白。但我的心头却不能不担忧,老天爷您何时才使我有个终极!圣贤们虽一天天越离越远,典型却一直留在往昔。风檐下摊开书读,只觉那古道幽光照耀着我的颜色。

“正气歌”鉴赏

文天祥是宋末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本是文官,长期被投閒置散,但到了国家面对元军猛烈进攻,众多朝臣弃官逃亡之时,仍义不容辞起兵勤王,肩负起艰难的保家卫国责任。他在1275年到1278年间奋力抵抗元军,但凭着他微弱的力量,实在难以力挽狂澜,最后兵败被俘。宋军也在1279年崖山战役中大败,陆秀夫背着宋帝炳跳海自杀,南宋灭亡。

文天祥被押解到元朝的大都(今北京),他的才华和勇气连敌人也十分赏识,多次威逼他投降,为元朝效力。但文天祥始终不屈,甚至已投降的宋恭帝来劝,他也无动于衷。他表明既不能保卫国家,便只求一死。元世祖忽必烈却不杀他,把他长期囚禁,希望消磨他的壮志。在被囚的四年间,文天祥虽饱受折磨,仍毫不改变对宋的忠心。他在狱中写有一些作品,表明自己的心志,其中最著名的是《正气歌》。

《正气歌》是五言古诗,诗前有序,写自己以一股「正气」对抗狱中恶劣的环境。序的开头写牢房的建筑环境。文天祥这时已被囚两年,正当夏日,窄小的牢房环境更为恶劣。他接着写囚室中有「七气」,令人难以忍受。这七种气味包括因雨水渗入牢房而形成的「水气」和「土气」;当晴天暴热时,牢房风道阻塞,又有「日气」和「火气」;附近仓库的米粮腐烂,又有「米气」;众多囚犯挤在一起,汗垢发出「人气」;附近茅厕的恶臭,加上死尸和腐鼠的臭味,是为「秽气」。这些气味中人欲呕,身在其中的人很少会不生病。文天祥说自己身体孱弱,身处其间已经两年,仍可以支持得住,是靠着一股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以一敌七。这股浩然之气,就是天地间的一股正气。这是作《正气歌》的缘起。

《正气歌》全诗六十句,每句五言。诗的开头便解释这种「正气」,说天地间存在一股正气,散布在各种形体之内。这种正气在人的身上表现出来,就是所谓浩然之气,盛大地充塞在天地之间。当时局清平的时候,这种浩然之气就在盛明的朝廷吐露芬芳。遇到困厄的时候,忠臣的节义就会表现出来,事迹可以载于史册,传于后世。

下面举出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历史事迹,作为以上所说的例證。文天祥首先举出两件史官事迹,包括齐国的太史冒死也要把崔抒弑君的事记载在史册上,晋国董狐公正不阿地写出赵盾弑君。接着举出为了自己国家而犯险的人物,在秦有以铁椎狙击秦始皇的张良,在汉有出使匈奴被羁留的苏武。到了三国时候,有宁可断头而不屈的严颜;晋代有为保护皇帝而丧命的嵇绍;唐代有抵抗叛贼安禄山而被剔齿杀害的张巡,以及骂贼而遭割舌被害的颜杲卿。下面再举有高尚情操,或归隐或出仕的忠臣义士,包括情操高尚、隐居辽东的管宁,写《出师表》感动鬼神的诸葛亮,渡江击桨誓收复失地的祖逖,还有夺笏击打篡位叛逆的段秀实。总结以上例子,文天祥再说明这些历史人物所靠着的正气(浩然之气),永存于古今天地之间,是维系整个人类社会三纲五常的支柱,而「道义」就是这股正气的根源。

第二段说到自己的际遇,重申自己以这些古人为榜样,不畏异族胁迫,置生死于道外。这段前六句写自己战败后的遭遇。文天祥嗟叹自己遭逢厄运,身为臣子未有为国家竭尽心力。他成了阶下之囚,被驿车押送到极北的大都。他甘愿接受敌人烹煮的酷刑,只求一死但又不能。接着十句写自己在狱中的情况。牢房黑暗,环境恶劣,一旦感染风寒,他料想自己将死被弃沟中,但过了两个寒暑,却又能避过各种疾病。他叹息这样的低湿之地,竟成了自己的安乐之国。以下六句写自己面对狱中环境的心态。他说自己并不是有甚么窍门避过这些阴阳寒暑之气的毒害,只不过是心存正气,像浮云一样洁白。但他心中仍是悲哀,不知苍天何时才给他一个终极的解脱。最后四句写仰望古代哲人,虽然他们已离开越来越远,但典范永留史册。他在檐下翻阅古代圣贤之书,感到他们的光辉照着自己的颜面。这里表示自己会以这些哲人为榜样,希望名留史册。 文天祥经长期囚禁后一直不肯向元朝屈服。到1283年,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向他劝降,表示如他肯为元朝效力,可以任命他为丞相。文天祥仍然不屈,忽必烈看到他的意志不可移,便下令把他处决。文天祥死后,有人在他的衣带发现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孔孟的圣贤书教人成仁取义,文天祥认为自己就是遵守圣人的教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可以对历史无愧了。这与他在《正气歌》表现的崇高气节一致,得到当世和后世人的景仰。

文天祥简介

宋代·文天祥的简介

文天祥文天祥,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一二三六──一二八二)。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年)以状元举进士,初任校书著作,历任刑部郎官、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湖南提刑,宋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军渡江,时任江西提刑安抚使的文天祥起兵勤王,其后元军围攻临安,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议和,后走脱,拥立端宗,图谋恢复。端宗崩,帝炳继立,封文天祥为信国公。不久兵败被俘,囚于大都(今北京)四年,狱中坚强不屈,最后从容就义。

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晚年诗文,慷慨悲壮,充满忠贞爱国的情操。有明嘉靖壬子(一五五二)鄢懋卿河间刊本《文山先生全集》二十六卷传世。 ...〔► 文天祥的诗(5篇)

猜你喜欢

南歌子 其六

宋代石孝友

乱絮飘晴雪,残花绣地衣。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

旧事深琴怨,新愁减带围。倚楼凝望更依依。怕见一天风雨、卷春归。

秋霁

唐代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长亭怨·旧居有感

宋代张炎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宋代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还邓觉民诗卷

宋代孙嵩

南山竹机笛,北山桐可琴。

得如听松风,中有太古音。

怀钱唐罗隐、章鲁封

唐代贯休

二子依公子,鸡鸣狗盗徒。

青云十上苦,白发一茎无。

风涩潮声恶,天寒角韵孤。

别离千万里,何以慰荣枯。

听筝

唐代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惜奴娇 其一

宋代石孝友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是你。

我也没星儿恨你。

鹧鸪天·屏障重重翠幕遮

宋代石孝友

屏障重重翠幕遮。兰膏烟暖篆香斜。相思树上双栖翼,连理枝头并蒂花。敧凤髻,亸乌纱。云慵雨困兴无涯。个中赢取平生事,兔走乌飞一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