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军”译文及注释
一路迢迢远行,征尘沾满了衣裳,在梅花开放的岭南路上,风雨打湿了衣衫。走出梅岭谁与我同行?回到故乡却像这样身心俱疲!
国家的山河千古万世永存,但城郭只是一时的记号,城郭变换,人事已非。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我心里梦里都想像伯夷叔齐那样,采薇而食。
“南安军”鉴赏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押解北上时所作。诗人回顾了艰难的抗元斗争历程,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
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既点明了诗人行程的艰难,又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象征着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颔联“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深知此次北行凶多吉少,归乡无望,因此发出如此悲叹。
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诗人以山河的永恒不变反衬人事的瞬息万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尽管山河依旧,但城郭已非,暗示着国家的沦陷和人民的苦难。
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人以伯夷、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节操的决心。即使面临饥饿和死亡,诗人也绝不屈服于敌人,而是要像伯夷、叔齐那样保持高洁的品格。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又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同时,通过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主旨:
这首诗的主旨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自己宁死不屈、坚守节操的决心。诗人通过回顾艰难的抗元斗争历程和描绘北行途中的艰辛景象,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同时,诗人也通过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文天祥简介
宋代·文天祥的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