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古诗十九首的诗 >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

[两汉]: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河畔草”译文及注释

青青的河边草,郁郁葱葱的园中柳。

楼上那位女子体态轻盈,她正对着明亮的窗户。

她妆容美丽,娥眉轻扫,红粉妆点。

她伸出那双纤细白皙的手。

她曾是一位歌舞妓女,如今却成了游子的妻子。

但游子远行久久未归,她独自躺在空荡荡的床上,难以忍受这份孤独与寂寞。

“青青河畔草”鉴赏

《青青河畔草》是一首表达女子对远行丈夫思念之情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位独守空房的女子的孤独、寂寞和对爱情的执着。

首联“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开篇便以青青的河畔草和郁郁的园中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这不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也暗示了女子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期盼。

接下来,“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诗人将镜头转向女子,通过“盈盈”和“皎皎”两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体态轻盈和面容皎白。她独自站在楼上,倚窗凝望,形象地表现出她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形象。她精心打扮,红粉妆点,展现出她对丈夫的深情和期盼。而“纤纤出素手”则暗示了女子虽然身处孤独之中,但她的内心依然保持着纯洁和善良。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这两句诗是女子内心的独白,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她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身份——一个歌舞妓女,而现在她成为了游子的妻子。这种身份的转变,让她更加珍惜眼前的爱情,也更加思念远行的丈夫。

最后,“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她的丈夫远行未归,她只能独自躺在空荡荡的床上,无法忍受这份孤独和寂寞。这种情感上的煎熬和痛苦,让人深感同情和惋惜。

总的来说,《青青河畔草》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位独守空房的女子的形象和情感。通过对她孤独、寂寞和思念之情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同情和对爱情的赞美。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古诗十九首简介

两汉·古诗十九首的简介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2]。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1][2]。 这组五言组诗成于南朝萧统时期,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2][3]。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2]。 从内容上看,《古诗十九首》的主题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其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5]。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具体内容和背景,建议查阅相关的文学评论或研究资料。 ...〔► 古诗十九首的诗(20篇)

猜你喜欢

长信怨

唐代钱起

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

鳷鹊观前明月度,芙蓉阙下绛河流。

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

谁分昭阳夜歌舞,君王玉辇正淹留。


青青河畔草

两汉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相和歌辞·长信怨

唐代李白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

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更有留情处,承恩乐未穷。

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后宫词

唐代白居易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

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长信怨

唐代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