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古诗十九首的诗 >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两汉]: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译文及注释

庭院里一株美丽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显得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最好看的一朵花,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充满了花香,可是路途遥远,没人能将花送到亲人的手中。 这朵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庭中有奇树”鉴赏

《庭中有奇树》是汉代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全诗共八句,四句一转韵,意脉亦随之转换,诗意自然流畅。

诗歌前四句“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流逝,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绪。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两句紧承上面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女主人在采摘这花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欣喜和爱怜!她一边惋惜着花树受到摧残,一边用那纤细的、柔嫩的、白皙的手指,一片一片地折取着花片,一边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轻轻的叹息,一边满心地期许着它盛开怒放……终于,她把这带着露水、带着馨香的花儿一瓣一瓣地整理好,插在了发鬓,佩在了胸前……可是现在,这些花却无法送给自己远方的亲人。“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两句诗,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娇痴和惆怅。她似乎忘记了时间空间的存在,她似乎幻觉到那馨香的春花已充满了她小小的、被思念萦绕着的胸怀,不可能感觉不到它。

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花本来并没有什么稀罕的,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五六句转入写人,最后两句以反诘作结,感情真切,曲折细腻,清新自然。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把主人公怀念远人的真挚感情抒写得委婉动人。

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所作的《文选》。由于时代动荡,这批文人失去了上升的机会,对仕途感到绝望,再加上个人的失意爱情,于是产生了对生死存亡、人生意义的追求和思索。《庭中有奇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写了一位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中借树起兴,借花落寄寓着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古诗十九首简介

两汉·古诗十九首的简介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2]。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1][2]。 这组五言组诗成于南朝萧统时期,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2][3]。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2]。 从内容上看,《古诗十九首》的主题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其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5]。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具体内容和背景,建议查阅相关的文学评论或研究资料。 ...〔► 古诗十九首的诗(20篇)

猜你喜欢

谒金门·留不得

五代孙光宪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宋代柳永

追悔当初孤深愿。经年价、两成幽怨。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奈独自、慵抬眼。

赏烟花,听弦管。图欢笑、转加肠断。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又争似、亲相见。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宋代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弥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明月夜留别

唐代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宋代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荡妇秋思赋

南北朝萧绎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清代吴锡麒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清代佟世南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

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代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宋代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