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

[宋代]: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过湖”译文及注释

初春时节,我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感到日渐温暖,而梅花正悄然飘落。抬头望去,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轴画般横在天地间。白鸥飞过,给我带来了吟诗的雅兴。

“过湖”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湖上荡舟时所看到的美丽风景,前两句写近景,后两句写远景,远近结合,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前两句“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扣题交代过湖的时令,渲染温暖的氛围,是实写。诗人乘小舟离开岸边,水面荡起波纹,日暖风香,梅花飘落,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后两句“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写远景,其中第三句是虚写。诗人调动想象,远处的山色缥缈迷蒙,如同一幅水墨画横在天地间,增添了一种朦胧美。而一只白鸥由远处飞来,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全诗画面灵动之处还在于动静结合。波纹荡开,梅花飘落,白鸥飞过,都有微微的动感,行文灵动有趣;若隐若现的山色如同水墨画横在天地间,自有一番安静和谐之美。动静相宜,美不胜收。

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湖上美丽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他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所产生的愉悦和陶然之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湖上荡舟的所见所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俞桂简介

宋代·俞桂的简介

俞桂明代作家睦石,

全名朱睦㮮(1517~1586)

字灌甫,

号东陂居士,

学者称西亭先生,是镇平恭靖王朱有爌之玄孙,明太祖朱元璋之七世孙。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经历

早年求学:睦石自幼端正聪颖,曾拜见名臣李梦阳,李梦阳为之惊奇,称赞说:“此飞兔也,老夫且瞠乎绝尘矣!”长大后,他深入钻研经学,与河洛间的宿儒交游,二十岁时已通《五经》,尤其精通《易》、《春秋》。 藏书与学术:睦石认为明朝经学来源于宋儒,古人经解残缺散失,于是访求海内通儒,缮写藏弃,使得许多珍贵的经学著作得以流传。他还访购古书图籍,得江都葛氏(葛钦)、章丘李氏(李开先)藏书万卷,并在家宅西侧建书堂“万卷堂”,将书类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编有《万卷堂书目》,著录图书4310部,42750卷。

仕途与贡献:万历五年(1577),睦石因文行卓异被举为周王府宗正,领宗学。他亲自教导宗生,虽盛寒暑不辍。此外,他还著有《五经稽疑》六卷、《授经图传》四卷、《韵谱》五卷等学术著作,对经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 俞桂的诗(4篇)

猜你喜欢

过湖

宋代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宋代石孝友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恋绣衾

宋代陆游

无方能驻脸上红。笑浮生、扰扰梦中。平地是、冲霄路,又何劳、千日用功。

飘然再过莲峰下,乱云深、吹下暮钟。访旧隐、依然在,但鹤巢、时有堕松。

夜入监中

宋代孔平仲

攲枕汗如洗,出门更已深。

长风万里至,河汉清人心。

芙蕖有佳气,杨柳摇疏阴。

秋声繁促织,月色动栖禽。

落魄衣忘带,逍遥发懒簪。

听从凉冷入,一快直千金。

惜奴娇·我已多情

宋代石孝友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阮郎归

宋代石孝友

烛花吹尽篆烟青。长波拍枕鸣。西风吹断雁鸿声。离人梦暗惊。

乡思动,旅愁生。谁知此夜情。乱山重叠拥孤城。空江月自明。

咏月

唐代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传言玉女

宋代石孝友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荻港雨行

明代管讷

昨朝楚岸喜秋晴,今日吴船雨里行。

人事天时何可测,青山白水总关情。

久知盟与沙鸥冷,那得身如野鹤轻。

怪底石尤风太恶,空劳百丈进脩程。

无题

唐代唐代侠名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