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译文及注释
其一
向着洞庭湖西望去,楚江被分为南北两道,湖水仿佛已流到天边,万里晴空看不到一丝云彩。
日落黄昏,长沙的秋色显得更加深远,我却不知到哪里去凭吊湘君。
其二
南湖的秋水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澈,没有一丝烟霭,让人忍不住想乘船随风直上云天。
姑且向洞庭湖赊来几分月色,将船停在白云边,痛痛快快地喝酒赏月。
其三
被贬谪到湘川的洛阳才子,和李膺、仙舟两位朋友在月下同游。
还记得在长安时我们还曾笑语相向,如今却不知何处是归途,仿佛要走到西天之外。
其四
秋月的光辉洒在洞庭湖的西面,潇湘江北的大雁早早地展翅南飞。
满船的醉客唱着《白苎》之歌,全然不知霜露已悄悄降临,浸湿了他们的秋衣。
其五
湘水女神去了潇湘之地却不再回来,只留下洞庭湖畔的秋草萧瑟凄迷。
平静的湖面宛如刚刚打开的玉镜,湖中的君山就像是用丹青画出的一幅图画。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鉴赏
这组诗是作者漫游洞庭湖时有感而发所作。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在湖光山色中的沉醉与感慨。
第一首诗以“洞庭西望”开篇,引出楚江分流的景象,接着以“水尽南天不见云”形容湖水之广、天空之阔,营造出一种空旷辽远的意境。日落长沙,秋色深远,诗人却无处凭吊湘君,表达了对古代神话传说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忆。
第二首诗则通过描绘南湖秋水的清澈和夜晚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他幻想乘船直上云天,与明月为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而“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一句,更是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首诗则回忆了诗人与友人李膺、仙舟在月下同游的情景,以及他们在长安时的欢声笑语。然而如今却身处异地,不知归途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第四首诗则通过描绘洞庭湖畔的秋景和醉客们的欢歌笑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然而“不知霜露入秋衣”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五首诗则以湘水女神的传说为背景,描绘了洞庭湖畔的秋草萧瑟和君山的如画美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古代神话传说的感慨。
表达的感情:
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历史传说、友人相聚、时光流逝等场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诗中,诗人既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整组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猜你喜欢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过刘贡甫
去年约子游山陂,今者仍为大梁客。
天旋日月不少留,称意人间宁易得。
天明径欲相就语,云雪填城万家白。
冬风吹鬣马更骄,一出何由问行迹。
能言奇字世已少,终欲追攀岂辞剧。
枕中鸿宝旧所传,饮我宁辞酒或索。
吾愿与子同醉醒,颜状虽殊心不隔。
如知今有可怜人,回首纷纷斗筲窄。
赋张袁州隐斋三首其一
少时见敲搒,濈濈背欲汗。
及壮事州县,稍稍觉不惮。
由来只一心,今昔非异见。
君子远庖厨,夫岂恶刍豢。
长恐恶今熟,此道出无间。
是隐乃在我,扁榜安用办。
君侯退归来,此意却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