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译文及注释

所有的鸟儿都高高地飞远了,天空只留下一片孤独的云朵,它悠闲地飘去。

我们彼此看着对方,都不会感到厌倦,只有我和敬亭山相对。

“独坐敬亭山”鉴赏

这首小诗写诗人不为人所赏识,唯有与山水作伴的情怀。他独坐敬亭山,看着鸟儿高飞远去,在天边消失了;连天上孤零零剩下的那一片云儿也飘走了。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的只剩下「我」和敬亭山。「我」凝视着山,山也看着「我」,彼此互相欣赏,百看不厌。这世界上大概只有敬亭山对「我」还不嫌弃,愿意与「我」作伴。

全诗的中心是「独坐」二字。前两句描写独坐所见。鸟是「众鸟」,要全部飞走,不是一时一刻的事,诗人看着牠们飞「尽」了,可知「独坐」之久。云是「孤云」,独来独往,连它也慢慢飘远了,只剩下空无一物的天空。诗人「独坐」,心无杂念,才能静静观察大自然,才能感受鸟飞云去之后万籁俱寂的境界。后两句写独坐的感受。诗人用拟人手法,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写人和山对坐相看,互不相厌。诗人眼里,敬亭山并不是一座没有生命的山,而是一位情趣投合的朋友。

一般诗歌写山,多对山周围可以映衬它的景物着力描写,但这首诗不写草木,不写溪流,连鸟儿、浮云都抽掉,把自己放入画面,人与山和谐共处,把物我两忘的境界,高妙地烘托出来。

这首诗写诗人独坐敬亭山时的幽静情趣,反映出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寂之感。但李白毕竟是李白,即使落魄孤独,也决不寒蹇苦涩,他努力在与山水的对晤中,寻找失落的自我,得到心境的宁静自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天宝十二载(公元753),李白遭谗言譭谤被迫弃官离京已有十年。十年中他到处漂泊,饱尝人间冷暖,因此憎恶世态炎凉,意欲寄情山水,寻求平淡恬静的生活。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山高数百丈,千巖万壑,风景幽美。山上有敬亭,南齐诗人谢眺经常到此吟咏。谢眺是李白生平最为倾慕的诗人,对他的影响很大,所以李白在宣城期间经常在山上盘桓留连,吟诗抒怀。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

猜你喜欢

十六字令三首

近现代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沁园春·再次韵

元代周权

混沌凿开,天险巍巍,东岩峻兮。是云髓凝成,半空高矗,天风吹裂,一线中开。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鸟道疑当太白西。凭高处,见云嘘岩腹,鼓舞风雷。

落花香染桃鞋。快阔步青云志壮哉。便万里孤骞,超人间世,一枝高折,作月中梯。笔蘸天河,手扪象纬,笑傲风云入壮题。摩苍壁,扫龙蛇醉墨,翔舞徘徊。


虞美人·影松峦峰

清代侯文曜

有时云与高峰匹,不放松峦历历。望里依岩附壁,一样黏天碧。

有时峰与晴云敌,不许露珠轻滴。别是娇酣颜色,浓淡随伊力。


西塞山

唐代韦应物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左仲郛浮渡诗序

清代姚鼐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这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番见于其诗,使余光恍惚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乎,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这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元代张可久

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木兰花·西山不似庞公傲

元代刘因

西山不似庞公傲。城府有楼山便到。欲将华发染晴岚,千里青青浓可扫。

人言华发因愁早。劝我消愁惟酒好。夜来一饮尽千钟,今日醒来依旧老。


淇澳青青水一湾

清代郑燮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念奴娇·过小孤山

宋代秦观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