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译文及注释
我正乘上小船准备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悠扬的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赠汪伦”鉴赏
这首诗写汪伦为李白送行的热闹场面,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友谊。
李白游罢桃花潭,登船正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人声喧闹,只见汪伦正带领村民们手拉着手,双脚踏地,高声唱起「踏歌」来送行。此情此景,使李白感动不已:纵然桃花潭水深千尺,哪里及得上汪伦对自己的深厚情谊呢!
前两句叙事,写李白登舟即将起行的情景:船快要开了,「忽闻岸上踏歌声」。透过热闹奔放的「踏歌声」,我们仍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村民们的热情。后两句抒情,第叁句先用夸张手法极言桃花潭水之深以作铺垫,然后在第四句直接指出汪伦的情谊比千尺潭水还要深;「不及」二字,把诗意推进一层。在这首诗,「水」字像一根无形的丝线贯穿全篇,开头两句的「舟」、「岸」两字已使人联想到水,第叁句直接写「桃花潭水」,结句点明情比水深。
本诗感情真挚,语言浅白。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善于信手就地取材,写「踏歌声」,写「桃花潭水」,以展现淳朴的民风乡情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使诗歌洋溢浓郁的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李白前往泾县(今属安徽省)桃花潭游览,当地村民汪伦以美酒款待,临走时李白写下这首诗相赠。
传说汪伦非常仰慕李白,当他听说李白漫游到了秋浦,便很想请他到自己的家乡桃花潭游玩,但又怕他不来,于是写信给李白,说家乡有「万家酒楼」、「千尺桃花」。待李白到了汪伦的家乡,才发觉汪伦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汪」(普:[wāng])谐音「万」(普:[wàn]),所谓「万家酒楼」,实际上只是一间「汪家酒楼」;而「千尺桃花」指的却是据说水深千尺的桃花潭。李白听了汪伦的解释后,哈哈大笑,留下来和汪伦相处了一段很愉快的日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猜你喜欢
青山湿遍
彩云化也,今生已矣,那问他生。不信春宵苦短,尽厌厌、守定残更。
记年时、银烛坐调笙。甚今年、一样东风到,引琼箫、都作离声。
堕砌缴云冉冉,窥窗淡月冥冥。肠断哀蝉落叶,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一霎鸳鸯梦醒。但悽然、镜约钗盟。算人闲、天上两凄清。
便相逢、梦里浑无据,况不眠、梦也难成。帖帖蚕眠细字,昏昏凤胫孤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