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其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文人雅士的生活画面,充满了闲适与淡泊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

冰冷的笔杆让我懒得去书写新诗,但火炉上温着的美酒却时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醉眼朦胧地看着月光下纸上仿佛绽放的墨花,恍惚间以为那是一片片雪花覆盖了前村的景象。

“立冬”鉴赏

意境营造:诗的前两句“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通过“冻笔”与“寒炉”两个意象,巧妙地勾勒出了冬日的寒冷与室内的温馨。前者表达了因寒冷而懒得提笔的慵懒状态,后者则通过“美酒时温”展现了生活中的一丝暖意和惬意。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

情感抒发:后两句“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在美酒的作用下,诗人醉眼朦胧,将纸上的墨迹看作是在月光下绽放的墨花,这种视觉上的错觉,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表达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恍疑雪满前村”一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仿佛诗人已经置身于一个银装素裹、宁静祥和的冬日世界之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喧嚣。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外,诗中的“懒写”、“时温”、“醉看”等词语,也透露出诗人一种闲适自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冬日里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佳作。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

猜你喜欢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大德歌·冬

元代关汉卿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唐代刘长卿

长沙耆旧拜旌麾,喜见江潭积雪时。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

初开窗阁寒光满,欲掩军城暮色迟。

闾里何人不相庆,万家同唱郢中词。


昼夜乐·冬

元代赵显宏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飘飘地乱舞琼瑶,水面上流将去了。觑绝似落英无消耗,似那人水远山遥,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见他来到!

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难逃。难逃他粉悴烟憔,直恁般鱼沉雁杳!谁承望拆散了鸾凤交,空教人梦断魂劳。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儿叫。


咏雪

清代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都不见。


早冬

唐代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乾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唐代钱起

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馀。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

远鹤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

遥知禅诵外,健笔赋闲居。


金缕曲·江干待发

清代谭献

又指离亭树。恁春来、消除愁病,鬓丝非故。草绿天涯浑未遍,谁道王孙迟暮。肠断是、空楼微雨。云水荒荒人草草,听林禽,只作伤心语。行不得,总难住。

今朝滞我江头路。近篷窗、岸花自发,向人低舞。裙衩芙蓉零落尽,逝水流年轻负。渐惯了、单寒羁旅。信是穷途文字贱,悔才华,却受风尘误。留不得,便须去。


青松

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菩萨蛮·玉盘寸断葱芽嫩

清代王国维

玉盘寸断葱芽嫩,鸾刀细割羊肩进。不敢厌腥臊,缘君亲手调。

红炉赪素面,醉把貂裘缓。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