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全诗描绘了一幅诗人从终南山下归来,与友人欢聚共饮的田园生活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超脱尘世的情怀。
傍晚时分,我从青翠的山脚下归来,山间的明月仿佛也随我一同回家。回望来时的小路,只见一片苍茫的暮色中,苍翠的山色横亘在天际。我们手挽手来到友人的田家,孩子们高兴地打开用荆棘编成的门扉迎接我们。一条幽静的小径两旁,绿竹掩映,青萝轻拂着我们的衣裳。在这美好的地方,我们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于是举杯共饮美酒,畅谈欢笑。我们放声高歌,歌声在松林间回荡,直到一曲终了,夜空中只剩下稀疏的星星。我沉醉于这欢乐之中,你也同样快乐,我们忘却了世间的机巧与纷争,陶然于这份纯真与和谐之中。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鉴赏
自然之美:全诗开篇即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山月似乎有了灵性,与诗人同行,增添了无尽的诗意与浪漫。随后的“苍苍横翠微”更是将山色的苍茫与翠绿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田园生活:“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来到田家,受到孩子们热情迎接的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温馨。而“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绿竹、青萝等自然元素与人的活动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
超脱情怀:“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至“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部分是诗人情感的高潮。在美酒与欢笑的陪伴下,诗人与友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机巧,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这种超脱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暂时逃离,更是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与追求。
艺术特色: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长。诗人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超脱情怀的抒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热爱之情,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加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猜你喜欢
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