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山间的清新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与哲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一片雨云飘过,山间半晴半雨。
长风自远方吹来,拂过西山之巅,树叶被吹得簌簌作响,这声音让人心旷神怡,耳清目明。
云中的鹤儿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风雨惊扰,纷乱地飞落而下;而水面上的香气却似乎并未因风雨而消散,依然凝聚不散。
不久,风停雨住,芭蕉叶上留下了点点雨珠,时不时滴落,这清脆的声音仿佛是在白日里为人带来一丝禅意。
“山雨”鉴赏
这首诗以“一片雨,山半晴”开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雨后山间的清新世界。随后,诗人通过“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中的山林景象,以及这种景象给诗人带来的心灵上的洗涤与宁静。
“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两句,则通过云鹤的惊乱与水香的凝聚,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微妙互动,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波动与坚守。云鹤的惊乱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某种不安或纷扰,而水香的凝聚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坚守。
最后,“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两句,以风雨过后的宁静与芭蕉叶上的雨珠为结,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风回雨定”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停歇,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纷扰逐渐平息;“芭蕉湿”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湿润与柔软;“一滴时时入昼禅”则更是点睛之笔,将自然界的雨声与禅意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在宁静中寻求心灵解脱与升华的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解脱与升华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与卓越的艺术才华。
皎然简介
唐代·皎然的简介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皎然的诗(5篇)〕猜你喜欢
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