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皎然的诗 > 舂陵登望

舂陵登望

[唐代]:皎然

西底空流水,东垣但聚云。

最伤梅岭望,花雪正纷纷。


“舂陵登望”译文及注释

西边山脚下空有流水潺潺,东边山崖上只聚集着片片云朵。

最让我伤感的是望向那梅岭,只见花如雪般纷纷飘落。

“舂陵登望”鉴赏

意象描绘:

“西底空流水”:描绘了西边山脚下流水潺潺的景象,但“空”字暗示了这份流水或许无人欣赏,或带有某种孤寂之感。

“东垣但聚云”:描述了东边山崖上云朵聚集的场景,“但”字同样传达了一种单调或孤独的氛围。

“梅岭望”:梅岭作为特定的地理标识,可能承载着诗人的某种情感寄托或回忆。

“花雪正纷纷”:以花喻雪,形容梅岭上梅花如雪般纷纷飘落的美丽而哀愁的景象。

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西边的流水和东边的聚云,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最伤梅岭望”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伤感之情。梅岭上的梅花如雪般飘落,既美丽又哀愁,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情感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全诗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梅岭的深深怀念和伤感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西边流水、东边聚云以及梅岭上梅花如雪般纷纷飘落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皎然简介

唐代·皎然的简介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皎然的诗(5篇)

猜你喜欢

拟沈下贤

唐代李商隐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江城子·相逢执手也踟蹰

宋代石孝友

相逢执手也踟蹰。立斯须。话区区。借问来时,曾见那人无。忍泪啼痕香不减,虽少别,忍轻辜。霜风摇落岁将徂。景凋疏。恨萦纡。过尽行云,我在与谁居。一掬归心飞不去,层浪叠,片蟾孤。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其二

宋代黄庭坚

旧时刘子政,憔悴邺王城。

把笔已头白,见书犹眼明。

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

归雁南飞尽,无因寄此情。


谒金门·云树直

宋代石孝友

云树直。雨歇半空犹湿。山影插尖高几尺。依依衔落日。远岸双飞鸂鶒。一水无情自碧。飒飒白苹风正急。断肠人独立。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辄成短言用叙单悃

宋代梅尧臣

早事太尉府,谬以才见论。

身作邑中吏,日陪丞相尊。

嵩山云外寺,伊水渡头来。

泉味入香茗,松色开清樽。

题诗人半醉,马上景已昏。

归来属後乘,冠盖迎国门。

悠悠失贫贱,苒苒历凉温。

而今处穷僻,落莫思旧恩。

终日自鲜适,终年长不言。

已觉人事寡,惟闻鸡犬喧。

东风有来信,满幅兰与荪。

深知故人意,遗我涤冥烦。

一章言罨画,溪好如目存。

何须到云壑,便若游花源。

一一先造化,可以轻瑶琨。

成诵今在口,愿将醒病魂。


王若水山水

元代刘永之

谷口寒潮上,厓阴宿雾开。

石桥通窈窕,金栈寄崔嵬。

树暗茅堂闭,波明桂楫回。

山中花落尽,为报豫章台。


华下

唐代司空图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愁倚阑/春光好

宋代石孝友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愁倚阑(又名春光好)

宋代石孝友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

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除夜宿石头驿

唐代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