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商隐的诗 > 拟沈下贤

拟沈下贤

[唐代]:李商隐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拟沈下贤”译文及注释

轻盈的千二百只鸾鸟(这里可能用鸾鸟比喻女子或美好的事物),穿着春衫显得身形更加苗条,衣衫也因此显得宽松。她们倚风而行,步伐稍显急促,口中似乎含着雪花,言语间透露出寒意。她们佩戴着如同火焰般闪耀的金斗(或指饰品),以及如同珍珠般散落玉盘(可能指头饰或身上的装饰)的珠宝。她们曾经过河阳赏花,却未曾留意过英俊的潘安(这里用潘安比喻美貌的男子或才子)。

“拟沈下贤”鉴赏

首联“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以鸾鸟为喻,形容女子或美好事物的轻盈与苗条,春衫宽松则暗示其身形之瘦。颔联“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通过“倚风”、“含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急促的氛围,暗示人物内心的急切与寒意。颈联“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则以璀璨的珠宝进一步描绘人物的华美与高贵,同时也可能象征着她们内心的热情与光芒。尾联“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则通过对比与反衬,表达了人物对美貌与才华的漠视或不在意,从而凸显出她们的高洁与独立。

全诗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尾联“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如女子或才华)被忽视或不被珍惜的感慨,也表达了对这些美好事物保持独立与自尊的赞美。整首诗在赞美与哀愁之间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展现出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的诗(83篇)

猜你喜欢

拟沈下贤

唐代李商隐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谒金门·云树直

宋代石孝友

云树直。雨歇半空犹湿。山影插尖高几尺。依依衔落日。远岸双飞鸂鶒。一水无情自碧。飒飒白苹风正急。断肠人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