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昌龄的诗 > 采莲曲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译文及注释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的荷叶中,仿佛一色裁剪,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采莲曲”鉴赏

自然与人的和谐:首句“荷叶罗裙一色裁”,通过“荷叶”与“罗裙”的色彩交融,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仿佛采莲女本身就是荷塘的一部分,既突出了少女的青春美丽,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生动形象的描绘:“芙蓉向脸两边开”,以“芙蓉”(即荷花)比喻少女的脸庞,既形象地描绘了少女的娇艳如花,又巧妙地借用了荷花的纯洁与高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动静结合的意境:后两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通过“乱入”与“看不见”的静态描写,以及“闻歌”与“有人来”的动态描写,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既表现了荷塘的幽静与神秘,又揭示了少女的活泼与灵动。 青春与生活的情趣:全诗以采莲女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与生活的情趣。采莲女在荷塘中劳作嬉戏,不仅体现了她们勤劳能干的一面,也展现了她们纯真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面。 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虽然全诗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境,却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青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这种情感是含蓄而深沉的,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和感受。

综上所述,这首《采莲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采莲女在荷塘中劳作嬉戏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和青春气息。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体现了青春的美好与生活的情趣。

王昌龄简介

唐代·王昌龄的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的诗(24篇)

猜你喜欢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硕人

先秦先秦侠名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