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归去无人管”译文及注释
燕子轻盈地飞舞,黄莺娇柔地啼鸣,这一切美好景象仿佛又让我在梦中相见。长夜漫漫,你怎能知道我这薄情之人内心的深情?早春时节,我早已被相思之情深深浸染。
离别后,我反复阅读你留下的书信,抚摸着那些你亲手缝制的衣物,我的魂魄仿佛随着你的行踪远去。此刻,淮南的月光清冷地照耀着千山万水,而我独自在黑暗中归去,无人相伴,无人关怀。
“冥冥归去无人管”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相思的画面,情感深沉而真挚,意境悠远而凄美。 自然景象与情感交融:开篇“燕燕轻盈,莺莺娇软”,通过描绘春天里燕子飞舞、黄莺啼鸣的生动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与词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词人的孤独与相思之苦。 时间与情感的交织:“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这里,词人通过“夜长”与“春初”两个时间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敏感和对情感的执着。长夜难眠,词人渴望得到远方情人的理解;而早春时节,万物复苏,词人却已被相思之情深深浸染,无法自拔。 细节描写与情感深化:“别后书辞,别时针线”,词人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书信、针线等,展现了离别后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与留恋。这些物品不仅承载着情人的关怀与爱意,更成为了词人心中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而“离魂暗逐郎行远”一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词人魂魄随情人远去的深情与执着。 结尾的凄美与深邃:“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结尾处,词人将笔触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象,以淮南的皓月、冷千山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独自归去的凄凉与无助。这里的“冷”字不仅指月光的清冷,更暗含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而“冥冥归去无人管”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的孤独与无助,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邃而凄美。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景象描绘以及深刻的情感抒发,成功地展现了一幅离别相思的动人画面。词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又有对现实孤独的无奈与感慨;既有对远方情人的深情呼唤与期盼,又有对自己孤独命运的深刻反思与接受。整首词情感真挚而深沉,意境悠远而凄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姜夔简介
宋代·姜夔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姜夔的诗(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