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皎然的诗 > 寻陆鸿渐不遇

寻陆鸿渐不遇

[唐代]: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寻陆鸿渐不遇”译文及注释

新家虽然靠近外城,但小路却通向了种满桑麻的田野。篱笆边新栽的菊花,到了秋天尚未开花。

敲门时听不到犬吠声,我想去问问西边的邻居。邻居回答说他去了山中,要到傍晚时分才回来。

“寻陆鸿渐不遇”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田园生活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描绘以及与邻里的交往情况,同时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

首联“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点明了新居的位置和环境。新家虽然靠近外城,但并不喧嚣,反而通过一条小路通向了种满桑麻的田野。这里“野径”和“桑麻”两个意象,既表现了新居的宁静和田园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

颔联“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新居周围的景色。篱笆边新栽的菊花,到了秋天却尚未开花。这里通过“未著花”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菊花的生长情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未开花的菊花也象征着一种淡泊和坚韧的精神,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

颈联“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则展现了诗人与邻里的交往情况。诗人敲门时听不到犬吠声,说明邻里关系和睦,没有戒备之心。当诗人想去问问西边的邻居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新居环境和周围人事的关心和好奇。

尾联“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则通过邻居的回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田园生活。邻居说他去了山中,要到傍晚时分才回来。这里“山中去”和“每日斜”两个意象,既表现了邻居的悠闲和自在,也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同时,邻居的归来也象征着一种归宿和安宁,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契合。

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对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朴素生活的情感。通过描绘新居环境和与邻里的交往情况,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超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具有浓郁的田园气息,又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皎然简介

唐代·皎然的简介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皎然的诗(5篇)

猜你喜欢

独不见

唐代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步入衡山

宋代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赠阙下裴舍人

唐代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蜀先主庙

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田舍

宋代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夏日田园杂兴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代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