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译文及注释
荆溪潺潺流过,露出磷磷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也变得稀稀落落。
山间小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人的衣裳。
“山中”鉴赏
意象描绘:
首句“荆溪白石出”以荆溪和白石为意象,描绘了溪水清澈、白石显露的景象,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清新自然的。
次句“天寒红叶稀”通过天寒和红叶的对比,突出了红叶在寒冷天气中的稀少和珍贵,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
三、四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则通过山路和空翠的描绘,展现了山色苍翠欲滴、仿佛能湿润人衣的生动画面。
意境营造:
诗人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将山中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给人以宁静、清幽的美感。
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白石与红叶、山路与空翠的对比,以及荆溪与山路的衬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
情感表达: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将山中景色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和高雅。在描绘山中景色的同时,诗人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泊和超脱之情。
全诗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高雅恬淡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荆溪、白石、红叶、山路和空翠等意象,将山中景色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展现得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淡泊和超脱之情,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高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蒙如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的诗(74篇)〕猜你喜欢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