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全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友情及自身处境的复杂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微风依旧,我们相聚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侧。
我身上虽没有彩凤那双飞翔的翅膀,但我们的心却像灵犀一样,有着一点就能相通的默契。
隔着座位玩送钩游戏,春酒暖意融融;分组射覆取乐,红烛映照下蜡灯闪烁。
可叹我听到更鼓声响起,需要应官差而去,骑马赶往兰台,感觉自己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般。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鉴赏
这首诗以昨夜的欢聚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列精致细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两句以景起兴,既点明了时间(昨夜)和地点(画楼西畔、桂堂东),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全诗的名句,也是情感表达的核心。诗人以“身无彩凤双飞翼”自喻,表达了自己与心上人不能相守的遗憾;但紧接着以“心有灵犀一点通”相慰,强调了两人之间心灵相通、情感默契的深厚。这种既遗憾又欣慰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这两句通过描写宴会上的游戏和灯火辉煌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欢聚的热闹与温馨。然而,在这热闹之中,诗人却感受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因为欢乐是短暂的,而离别却是不可避免的。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人以“听鼓应官去”为转折,从欢聚的场景中抽离出来,回到了现实的困境之中。他骑马赶往兰台应官差,感到自己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无根无依、漂泊不定。这种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与前面欢聚的温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昨夜欢聚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的诗(83篇)〕猜你喜欢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