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维的诗 > 杂诗三首·其二

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其二”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你从我的故乡来,应该了解故乡的许多事情吧。

请问你来日(即你离开故乡后),我家绮丽的窗前,那株寒梅是否已经开花了呢?

“杂诗三首·其二”鉴赏

这首诗虽短,却情感深长,通过询问友人关于故乡寒梅是否开花的小事,巧妙地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深切关怀。

起兴与情感铺垫:“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开篇即以“君自故乡来”为引子,自然引出对故乡的询问,既是对友人的亲切招呼,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应知故乡事”的设问,为下文的具体询问做了铺垫。

细节见真情:“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没有直接询问故乡的宏大变化或人事变迁,而是选取了窗前寒梅这一具体而微的细节。寒梅作为故乡的象征,不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体现了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淡泊的情怀。通过询问寒梅是否开花,诗人实际上是在询问故乡的近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直白的抒情,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意境深远,余味无穷,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那份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询问故乡寒梅是否开花的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关怀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将这份情感传递给了读者,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情感的深度。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的诗(74篇)

猜你喜欢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代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将至桐城

清代王士祯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遣兴

清代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寻胡隐君

明代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月儿弯弯照九州

宋代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淮村兵后

宋代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除夜

唐代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观梅有感

元代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宋代苏轼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蜑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西江月·咏梅

宋代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