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译文及注释
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终南山”鉴赏
这首诗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同时,淡淡的青雾,飘忽不定,时隐时现,时有时无。
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
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诗人伫立“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经依稀可见。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有声有色,宛若一幅山水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常将静态景物写得具有强烈地动感,常常采用“动静相衬”的手法,以动衬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写出了景物生气勃勃的奇妙境界。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终南山的巍峨、广大和景象的变幻无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在登山过程中流连往返,欲寻觅宿处,也透露出一种闲适、恬静的心境和归隐山林、怡情自然的志趣。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的诗(74篇)〕猜你喜欢
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