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其二”译文及注释
深闺中的我,从未见识过战乱与烟尘。
我嫁给了长干的一位男子,常常在沙洲边等候风向。
五月南风起时,我思念你,仿佛你已到了巴陵。
八月西风起时,我又想念你,似乎你已扬帆至扬子江畔。
这来来去去的离别与重逢,让我倍感悲伤,相见总是短暂,离别却如此漫长。
我梦见自己乘船穿越风波,去往湘潭,不知何时能到达。
昨夜狂风大作,吹断了江边的树木。
江面茫茫,昏暗无边,让我牵挂的行人,你究竟身在何方?
多么希望你能骑着那浮云般的骏马,早日来到兰渚东边的约定之地。
想象我们在绿蒲上嬉戏,如同鸳鸯,或是在装饰着翡翠的锦屏中欢聚。
我自怜才十五岁多,正值青春年华,容颜如桃花般娇艳。
可如今却做了商人的妻子,既要担忧江水,又要忧愁狂风。
“长干行·其二”鉴赏
这首诗以一位深闺女子的口吻,细腻地描绘了她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诗中通过季节的变换、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女子对丈夫归期的期盼与焦虑。
开篇“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点明了女子的生活环境与纯真无邪,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至“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通过五月南风、八月西风的描绘,展现了女子随季节变换而对丈夫归期的期盼,情感细腻且富有诗意。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直接抒发了女子对离别与重逢的悲伤,情感真挚动人。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至“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进一步强化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同时也展现了江水的浩渺与行人的无踪,增添了诗意的朦胧与哀愁。
最后“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至“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既表达了对美好相聚的期盼,又流露出对商人妻子生活的无奈与哀怨,情感复杂而深刻。
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深闺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她渴望与丈夫团聚,享受生活的美好,但现实却是离别多、相见少,生活充满了不确定与哀愁。同时,她也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与哀怨,作为商人的妻子,她不得不承受离别与担忧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动人,富有诗意与感染力。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猜你喜欢
长干行·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惜奴娇·我已多情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把一心、十分向你。
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
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
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传言玉女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花旗翠帽,到处朱高卷。归时常是,漏残银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