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其三”译文及注释
浑浊的黄河水最终汇入广阔的山谷,而细小的涟漪则环绕着重重城墙流淌。
西风中传来一曲悠扬的横笛声,金色的秋意与高远的天空交相辉映。
傍晚时分,归巢的乌鸦掠过天际,而远方的大雁则带着边疆的风声南飞。
回想起我平生所知的章节(或人、事),此刻的别离只让我感到心中空落落的情感。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其三”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季节变换,以及归鸦、落雁等动物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与回忆的感慨。
首联:“黄浊归大壑,涟漪遶重城。”以黄河水的浑浊与细小涟漪的对比开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细腻,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同境遇与归宿。黄河水归大壑,象征着人生终将归于宁静与宽广;而涟漪绕重城,则可能寓意着生活中的琐碎与纷扰。
颔联:“西风一横笛,金气与高明。”西风中的横笛声,为这幅秋日画卷增添了一抹悠扬与凄清。金色的秋意与高远的天空相映成趣,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收获,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
颈联:“归鸦度晚景,落雁带边声。”归鸦与落雁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远行的氛围。归鸦象征着归家的渴望与安宁,而落雁则带着边疆的风声,寓意着远方的未知与艰辛。
尾联:“平生知章处,别离空复情。”诗人在此处可能指的是自己平生所知的章节(或人、事),也可能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别离的空落情感,既是对眼前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也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动物行为的观察,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离别与回忆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黄庭坚简介
宋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的诗(41篇)〕猜你喜欢
青山湿遍
彩云化也,今生已矣,那问他生。不信春宵苦短,尽厌厌、守定残更。
记年时、银烛坐调笙。甚今年、一样东风到,引琼箫、都作离声。
堕砌缴云冉冉,窥窗淡月冥冥。肠断哀蝉落叶,昙花絮果,了不分明。
一霎鸳鸯梦醒。但悽然、镜约钗盟。算人闲、天上两凄清。
便相逢、梦里浑无据,况不眠、梦也难成。帖帖蚕眠细字,昏昏凤胫孤镫。